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3-8-5 15: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疯狂的石头》里有台词:“城市是母体,而我们是生活在她子宫里的子民。”电影里说这台词的人站在过江缆车里,往下一望就是嘉陵江和两岸林立的建筑,萦绕着一股潮潮的雾气。

  所以就想去重庆看看,幸而今年成行。

  到达的那天下雨,天看上去很高,所以没有一点的压抑感,满耳听到的就是溜圆爽利的重庆话,重庆人似乎不爱拐弯抹角,直来直往,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来享受生活,所以城市标语都是“宜居重庆”。

  到重庆“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吃,重庆小吃还没吃,扑面而来的就是火辣辣的气息,食物让重庆显得十足庸俗,又显得十二分的安逸。我们去吃二人火锅,却不小心点了四人份的菜,老板边咋咋呼呼地说“你们怎么能吃这么多!”,边自作主张地给我们撤下了点多的菜,火锅店其他的客人都毫不掩饰地笑起来。好吧,我窘迫地想,这是重庆。

  解放碑已经是完全的现代城市地标,以它为中心的购物圈在落雨的下午显得有金属味道,一条主道两旁种满了梧桐,高高大大,显得落落大方,硬是给商业区平添几分人情味。

  在过江索道上俯瞰这个城市的时候被打动了。这条过江索道最开始只是人们为了生活而设,可现在它似乎被赋予一种信任,人们在它的脚下铺开自己的生活,一切都似乎在掌握之中。这个城市活生生的在我的眼前,它不是影像,也不是一本杂志上的只言片语,也许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就在此时此刻我落脚的地方,它真实而温暖。

  在沙坪坝的时候是最安心的时候,一切都像慢了一拍,公车慢吞吞地爬上一条斜坡,沙坪坝大街像是一户人家院墙里的生长茂盛的藤蔓,显得安好平和。齐邦媛在《巨流河》中谈到二战日本正式投降时的重庆——“人们丢掉平日的拘谨矜持,在街头互相拥抱,又跳又笑,声嘶力竭地唱‘山川壮丽,国旗飞舞……’这样的爱国歌,说是万人空巷还不够,黄昏不久,盛大的火炬游行燃亮了所有的街道。”

  当年的游行就是在沙坪坝大街上,现在物是人非,这夜雨中的沙坪坝温柔安谧,比不了那夜的游行盛况,可不变的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希望轻易地就打动了人心。

  让人想就此停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