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柳忠秧撰创宜昌城市文化主题词:巴楚风流 君子圣美 ——柳忠秧畅谈宜昌城市文化主题词录音整理稿 柳忠秧指出,城市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精神)这个属概念的种概念,其主题词的表达从逻辑、语法、修辞、语言等诸方面至少有如下几条刚性要求: 一、排他性,即只有该事物有而他事物没有的属性。所用表述词或词组原则上要求是独一无二的,用在别的城市肯定不行。通俗地说,排他性就是我有你没有。 二、决定性,即对该事物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例如广东文化主题词“粤海风韵岭南精神”:“粤海风韵”亦即广东风韵,“粤海”专指广东,故“粤海风韵”具备排他性(这里同时兼具唯一性)。“岭南精神”是基于岭南文化(以广东文化为中心或曰为主要特征,涵盖广西、海南及港、澳等地的地域文化)的精神气质,故“岭南精神”具有明显的“决定性”特征。你若说广东人“厚于德”,那人家湖南、湖北等全国其它地方是不是都“缺德”?同理,如你说武汉人“敢为人先”,那是不是意味着别人都是缩头乌龟?!以上两种表述都不具备排他性,所以“厚于德……”、“敢为人先……”等城市精神的表述词是不符合逻辑规范的。 三、不能有语法错误。典型的案例——广东精神之“诚于信”一句的表述:“诚”和“信”可做并列的名词或动词,两字应并用,之间不宜再加介词或副词等。 四、要采用合适的修辞手法。最常用的是诸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互文修辞手法。 五、表述语言需高度凝炼而精美,需微言大义、一字千金,切忌用费字。 六、唯一性,此条虽不是刚性要求,但能具备最好。排他性不一定具有唯一性,但唯一性一定具有排他性。 基于以上六条,诗人柳忠秧为宜昌创作了符合规范、高度凝炼而独特、十分生动且深刻的城市文化表述词。宜昌城市文化主题词的表述为: 巴楚风流 君子圣美 柳忠秧解读: 1、巴文化与楚文化围绕一城(宜昌)、二水(清江、沮章河为巴人、楚人各自的母亲河)交融、传承、发展,巴楚文化的千年芳泽、万古风流为宜昌的“决定性”文化特征。 2、宜昌既有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即屈子(其卓绝才华、高洁品格与向死而生的追求为人类留下了神圣而壮美的精神财富),又有冰清玉洁的和平使者、一代美后王昭君:这一“君”、一“子”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地域文化史独一无二的“君子”文化,“君子”神圣、圣洁而美好、美丽。屈原追求的美德、美政、香草、美人,王昭君的绝美心灵(舍身报家国的深明大义)、绝世美貌(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这宜昌桑梓故园的一男一女、一君一子,聚合成宣昌在世间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象与文化形象,既具“排他性”又具“唯一性”。综上,宜昌城市文化主题词的不二选择为:“巴楚风流 君子圣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