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边中元 于 2015-11-11 19:02 编辑
在高密的青纱帐 我眼前的高粱花子 燃烧成一簇 激情的火把 ——那是你的热情 还是,饱蘸的热血 在燃烧
在北京,你的画室 我们两个顶着高粱花子的 农民的儿子,促膝 夜谈。我想走进你的画里 醉倒在高粱红里 你想,用握过拖拉机方向盘的双手 握住我的思想 沉醉在我的诗行 两双,翻飞过木叉的手 紧紧攥住神殿的门把手 轻启一条缝隙 掂一掂,诗歌与绘画的分量 触摸,疲惫的脚跟 磨砺的老茧,以及 结痂的斑斑血痕 深夜,一声喟叹 惊破画室的宁静
在牛市,在西城 热情融化了北京的霜寒 目光,穿越了杆杆紫竹 染红了东方,蓬勃的生命 一声鸡啼,曙光 穿透纸背
后记:2013年初,我进京参加中国诗赋学会主办的”诗赋书画,相约北京“颁奖活动,顺便造访王博生老师,在牛市与农民画家孙志江先生及著名女书画家柳清芬女士、新华社高群先生相识,有幸目睹孙先生现场泼墨,即兴一副《紫气东来》,这也是有生第一次看到画紫竹,仿佛感到紫气鼓荡,破纸而涌。极为敬佩。去年元旦再次进京参加2014年人人文学奖颁奖典礼,再次幸会孙志江先生,晚上与王博生老师、王瑞娴老师等登门拜访,酒宴结束后借居孙先生工作室,我们促膝长话,相见恨晚,共话多年来文学艺术道路上的艰难历程,以及对文学艺术的领悟。共同的出身经历使我们倍感亲切,格外投机彻夜而谈。其情其景,至今历历在目,终身难忘。幸哉!知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