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竖笛为箫 于 2015-8-9 15:41 编辑
这组诗由《太白诗刊》编辑詹正香老师推荐,发表在《马鞍山日报》周末版。感谢各位编辑老师的关注与鼓励!
一首诗的高度
我想借一首诗的高度 去搭建蓝天的空旷与高远 把昨天的记忆和牵绊 留给五月的麦香
我想借一首诗的静美
去叙述江南四季的变迁
再用一路浪迹的坚定
堆砌一座座不老的诗行
春天来了,披着阳光的风
摩挲着我的前额
并摩挲着我对远方的想象
一张单程票,一个春夏
客乡,陌路,天涯
我看见,一条铺向明天的路
落满梦呓的酸楚与甜蜜
我听见,在更远的远方
在江南的某个雨巷 有鞋跟轻轻落下的声响
以及丁香,旗袍,油纸伞 在雨巷的深处,一并绽放 秦淮河的水
何寿梅
远处的几盏渔火
正呼应天上的月明
一江三千弱水
总有水水相连
而此岸,彼岸
千古都是遥遥相对
苍茫夜色
见证过岁月的明暗
与长江一衣相连的秦淮河的水
曾经被历史的长风
撕裂,划伤
又被阳光和月色轻轻抚平
此刻,秦淮河之上
有一双木浆划过河面
满河诗意的水流
在风灯与明月的打探下
一半举着繁华
一半举着忧伤
今晚,我不看天空
——于中秋夜
何寿梅
今晚,我把自己还给自己
把心还给孤独
任由它飞舞在湿湿的水路
一方湖泊
或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
今晚,我不看天空
我把眼睛还给大地
或者还给大地上的一场雨
看雨湿了山林
湿了一窗如水的月色
今晚,我不再纠结是非与对错
把一切还给虚无
纠结的路太长,就像一轮
永远也走不完圆缺的月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