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查看: 1948|回复: 0

也说小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7 10: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说小草
    有好多次,朋友们都半似玩笑半是认真地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这个名不经传的业余作者,写一写有关装卸工的一些事情。好让我们这伙如小草一样默默无闻,不为人称道的汉子,在社会上众多的人们心中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一份坦坦荡荡的形象。
    对于朋友们言语中流露出的那份企盼,那份纯真与真诚,作为我来说再也理解不过了,恨不得用尽天下最美的词汇来赞叹一番。无奈我文思枯竭,脑子迟钝,并没有象他们想象的那样胸藏万卷,落笔千言,用一丁点文字把他们写一写。倒也辜负了一张张憨厚、粗糙的笑脸,和自己一份独有的虚名。每每想到他们给予我的鼓励和信任,总觉得我这个“土胞子”的确也枉费了他们的那番良苦用心,实感内疚、自责。说真的,我虽然也时不时在一些报刊杂志发表一些巴掌大的文章,被市作协吸收为会员。但能够拿得出手的象模象样的文字来,确实也如凤毛麟角,很少见得。倘若真要满足他们的愿望,补偿一下自己空虚的灵魂,为他们画一幅肖像,写一个缩影,恐怕也确实很够我这个“作家”磨炼一阵子了。
   当然,也不是我不想写,不去写。怕就怕写不好,反而沾污了他们的形象,抹去了他们的性格。
    好在我身处其中,又有众多朋友的热情鼓励作为构思的根本。虽说在写作上算不上行家里手,只是一位呐喊助阵者,但的确也敢您着一颗爱心,一片赤诚在此斗胆行文一试。为了自己,为了如戈壁小草一样顽强孕育生命的装卸工们喝彩。虽然不一定能做到尽善尽美,词达意尽的效果,但最起码敢肯定它能带给自己心灵上的平衡,精神上的寄托。
    由于我是朋友们心目中唯一得天独厚,享此“作家”殊荣的人。故而,不论是在马路上,或是楼里楼外都能常常听到“作家,吃饭了没有?" “作家,又在构思文章了?”等等诸如此类充满亲切,自豪而又感人肺腑的善意话语。似乎我就是一位来自他们氛围中的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这口气,这心情,咋听起来使我激动万分。过后又觉得自惭形秽,有辱“作家”二字,心中凭添了几份欢乐,几份愁。
    时间久了,我又觉得也该写写有关装卸工的文字。可是每次想提起笔来,总觉得心情沉甸甸的,不知从何下手。
    写什么呢?写儿女情长?叫苦叫累?为他们唱一首赞歌……?
    脆弱的情感经过长时间的折磨,我觉得写其它的事情都属多余之笔。考虑再三,我想还是写从他们心灵深处投寄过来的那份赤裸裸的真情吧。
    小站是我们这伙游子的第二故乡。不论我们是因何种理由飘泊到这里聚集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且不管它。单就生命的本身而言是为了生存而来。并且在这里挥洒汗水,养家糊口,孕育着几方人。总之,不管我如何去写这篇文章,从笔端流出来的绝大多数拙扑平实的字眼,尽是生活赋予给我的。最初,也感觉心境淡泊如水,渐渐地就象一片黄绒绒的嫩芽,突然间变得文思泉涌,心如流水。瞬时拼接出我的心思和我们装卸工一幅幅清晰、纯净的轮廓。思绪越来越广阔,越来越豪迈,越来越粗糙,却怎么也挥不去他们的那份希冀。于是,我不无惶恐地静下心来,不管是春温秋萧,还是大喜大悲,从焦渴的心里飞快地成熟出他们在梦中随之而来的愿望。努力归拢一些细细地、柔柔地如小草般淡淡地墨香为他们塑像。
    依稀记得我初来小站不久,邻单位一位在岗职工突然不幸辞世。为了不使亡者的家属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我们装卸工在全局开展“强摧建线、文明达标”的紧张工作之余,在不耽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连午饭也顾上不上吃就默默地冒着酷暑到几里之外的戈壁滩上为亡人自愿掘墓。埋葬以后,死者不满16周岁岁的儿子及遗婿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来到单位邀请他们去坐一坐,他们坚决不受,说:
“我们不是为了回报才帮忙的,你能来看我们,是瞧得起我们,我们很高兴!"
    死者的妻儿心情激动,红肿的眼睛再次背过身去,泪水夺眶而出……
    或许,这根本算不上什么,不值得一提。然而,它却代表着一个群体,一种风格,一种灵魂。写到这,也许有人会问,不为吃喝,你们跑到这戈壁大漠干啥?那不是“傻子吗”?
    是的。他们的确是一群“傻子”。傻得颠倒不分,黑白不明。傻得连有些人所谓的“正常”思维也没有,傻得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人生,随遇而安。如果说,他们的的确确是一群不求名不求利的傻子。那么,他们追寻万里,扎根在戈壁,奉献在小站,为这里的铁路运输事业创造过无数不平凡的业绩,而献身在这里的精神就更为憨实了。
    他,张某,24 岁,已婚青年,祖籍陕西省宝鸡市人。一位千万个普普通通装卸工队伍中的一个。93 年2 月,仍然是一个温暖和煦的日子。天空晴朗朗的,没一丝云彩。热腾腾的油香直熏得使人头晕。货台上,汽车罐一辆接一辆,似甲虫一般爬来爬去,运送着油料。他和以往一样,依旧穿着沾满油污的衣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小心翼翼地把输送管扶起。笑嘻嘻地脸上荡漾着灿烂如花般的笑容。可是,谁能想到,又怎能想得到。这一瞬间,这一次作业,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拼搏、一次奉献、一次微笑。他被撞了,撞得神经错乱,撞得血肉模糊。虽然经过多方面的抢救,最终还是未能逃脱命运对他的选择,被一场意外之火犹如雷鸣电闪般活活地烧死了。
    他含恨离去了。离开了我们,离开了父母妻儿,离开了这个平生苦苦相恋的世界。他走得很远,也走得很仓促。甚至连温柔的妻子也没有顾得上看一眼,连一句话也未能留下,就匆匆离去了。他走得使人痛惜,又走得使我们感到骄傲、光荣。因为我们明白,他在选择这种职业的时候,同时也懂得,这条充满艰辛与坎坷的道路上无时不刻地选择着自己的人生。因而对于命运的扼杀,他没有停滞,也没有退缩,世界也因此变得美丽。劳动者也因此如大漠中的小草一般显出顺天致兴,超越死亡的可贵精神。
    今天,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铁路建设正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迈进。然而,一些机械或半机械操作的货场,我们的装卸工正在这个时刻光荣而又艰巨地从戈壁滩上升起。如一轮太阳,一列火车一样坦白、热烈。心里想着货物,怀里装着货物,眼前飘动着货物。
   漠风阵阵,绿叶婆要。货物传递着装卸工的心思,装卸人生的春季。两者相衬,好一幅小草图。我每每想到这里,心头便会潜人一种浓浓的、粗犷的、豪放的激情。
    小草,是一种耐寒、矮小遍布天涯海角,死也不会与花相争,生命力旺盛的植物。而对这如小草一样矮小,不被人注意的背影,我的心犹如石缝里露出来的嫩芽一样,被激起坚贞地信念。处于这种环境中,我们的装卸工定然更会感到重任在肩,任重而道远。无形中把我的情绪感染,心灵默化。
    同样是生命,同样是炎黄子孙、尧舜子民,有些对死亡心怀恐惧的人,因为过去贪生把自己看得过于高贵。比之卑贱、低微,淡漠死亡的小草,似乎更加显得渺小。
    也许有一天,我们的装卸工回归故里,依旧是默默无闻;也许有一天,我们的装卸工在黑夜里沉沉地睡去,不再醒来,只是在眼角依稀看见人们的笑脸。仅仅为这些,我们将无怨无悔、义无反顾……
    忍辱负重,是我们装卸工最根本的特点。透过鲜血浸染的红柳,汗水滋润的小草,我看见一种不文雅的动作,在世俗的感染下,脾脱地落在我们装卸工身上。嘲讽、窥觑如同主人抓住了窃贼,义愤填胸,寒气逼人。就这样,我们的装卸工如延生在铁道线上的一些无名草,一株无名花,一棵红柳树,努力挣扎着,耕耘着。把一切都毫不吝音地献给了戈壁,献给了铁路。不图回报,不求嗜奢,只愿把一颗丹心化作奔驰的列车载着我们的情和爱,为亚欧大陆桥的崛起,为祖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而奋斗。换取人们的理解、支持与同情。或许,这只是一种痴想,我们还将永远不被人知晓,不被人称颂。但我相信,我们的装卸工也相信,只要我们心中始终拥有一份火热的心,一份诚挚的心,一份美好的心,戈壁是不会忘记我们的,历史也不会忘记我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