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3-8-28 14: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朝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


   

    南京又名“石头城”。这个别称和公元212年孙权的活动相关。记者查阅《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第二”记载如下——“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意思是,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孙权将政治中心迁至秣陵。第二年,即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当年恰好是龙年),建石头城,将秣陵改为建业。这段重要的史书记载,说明了石头城的由来。

    据说,当时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孙权在楚国金陵邑城址修建的石头城,用来守御,并取“建功立业”之意改称秣陵为建业。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迁都建业,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基础,可以说是由吴主孙权一手奠定的。一座古代名都,就此迅速发展起来。不但东晋、南朝的建康都城相沿不变,以后南唐金陵城和明代南京城也都是在此城址上扩建的。

    而关于石头城的由来,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据史书记载,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楚国(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灭了越国(都城吴,即今苏州),楚威王设置金陵邑,并在今清凉山上筑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秦改金陵邑为秣陵县。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破曹大计。据说,诸葛亮途经秣陵县时,特地骑马到石头山观察山川形势。他看到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般蜿蜒蟠伏于东南,而以石头城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滨,于是发出了“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并向孙权建议迁都秣陵。

    孙权在赤壁之战后,迁移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称秣陵为建业。第二年就在清凉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当时长江就从清凉山下流过,因而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公元230年,西晋龙骧将军王浚率领楼船灭吴时,孙皓就是出这个石头城投降的,故唐代诗人刘禹锡有“王浚楼船下益州,一片降幡出石头”之句。东吴以前,金陵地区只是几座分散的小县城,孙权定都建业以后,便逐渐发展成为长江中下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南京城市史上,吴大帝孙权“一代宏图开建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如今,我们漫步在石头城下,不仅赭红色卵石墙基清晰可见,而且还能看到历代在岩墙上增砌的城砖。据地质学研究,这里的岩层是距今大约1亿年到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的浦口组地层。现在石头城遗址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人们踏青觅翠、发思古之幽情的好去处。

    (晓 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