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19: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殊筠 发表于 2014-12-13 12:17
再来关注。祝成功。

谢谢殊君!
晓白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6 12: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3 11: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参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22: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生报道,过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23: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7 08: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朋友牵引,来到这里,感觉“人人”网站的文学氛围很浓。所以,柔风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了,不知晓白超版和各位老师们是否欢迎?搞征文最劳心费神,因为,我也曾是一家网站的管理员和首席版主,我非常感谢各位评委、版主老师们的无私付出,在这里,道一声:您们辛苦了!

祝征文活动圆满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09: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缕柔风 发表于 2014-12-27 08:23
经朋友牵引,来到这里,感觉“人人”网站的文学氛围很浓。所以,柔风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了,不知晓白超版和 ...

当然欢迎!清新亮丽的文字会为论坛带来清风徐徐,非常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09: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缕柔风 发表于 2014-12-27 08:23
经朋友牵引,来到这里,感觉“人人”网站的文学氛围很浓。所以,柔风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了,不知晓白超版和 ...

不客气!
欢迎哪天加入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8 11: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秋魂》大赛(散文)]《有魂的秋天》作者:杨安修

    秋天,我最喜欢的季节,一直都是。
    从小时候记事开始,父母与我就在为肚子而忙碌。冬储的地瓜吃完后,春天的玉米饼子就咸菜便成了我最难下咽的主食。虽然春天处处花枝招展,但饥肠辘辘时,看什么都不那么赏心悦目。到了热情似火的夏天就好多了,各色酸甜苦辣的伏季果蔬都能暂时填充一下我那空荡荡的胃。但是,最令我企盼的还是秋天。
    母亲说,秋天是最大方的,是四季中最有灵的。
    当阵阵西风吹过,随着那些曾被我打过牙祭的知了朋友从枝头消逝,一棵棵树木的绿袍,也被金黄色的睡衣替换了。我知道秋天已经来临。
    初秋的风很撩人,吹走了夏季的闷热,带来了晴空万里和遍地清凉。再困难的日子,中秋节也是要过的。虽然只能分得一半月饼,但那又香又甜的滋味永久地沁驻了心田。此时,我们一家人也团聚,也赏月,但并不能尽情地谈心,玩耍,因为这正是我们这里玉米和花生的收获时节。
    虽然晚上一家人要熬夜扒玉米、摘花生,很累、很辛苦,母亲却笑逐颜开,我也有喜爱的东西吃了。
    成熟的玉米扒开外皮,几十穗编成一个“大辫子”后,就去晾晒了。嫩玉米的吃法就多了,煮着吃、熬粥喝都可口。我还是喜欢用烧火棍穿着玉米棒在灶火上烧着吃,经常半生不熟地还没啃完,全家人就看着我嘴角的“小胡子”大笑起来。
    花生可是秋天赋予的最珍贵的“宝贝”。把花生果从蔓上摘下来晒干,留下适量最饱满的来年做种外,余下的大都要送油坊打油,这可是决定全家人一年肚子里油水的大事。最后留有的一点秕花生,一般要等到过年才能炒着吃。但在摘花生的农忙时节,多吃几颗生花生,大人是不计较的。而且无论光景好坏,母亲总会在锅里煮上一些发了芽和颗粒不饱满的花生,加把盐,那便是又当饭又当菜的美味了。
    秋天的果园才是我的最爱。摘苹果,也是我喜欢干的农活。家乡的特产红富士苹果成熟后,就像一个个红彤彤的笑脸挂满枝头。闻起来,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咬一口,又脆又甜,果汁浸了满嘴。当然,个大、色好、无毛病的都要送去卖,不能吃。渐渐懂事的我也知道,它可以换回一沓挺厚的票子呢。反正,那些残次果,也够我吃一阵子了。
    不仅如此,秋天的大方还体现在地里大大小小的地瓜、芋头,还体现在菜园里郁郁葱葱的白菜、萝卜……
     当田里的庄稼、果蔬收拾得差不多了,深秋的风就如期而至。一夜瑟瑟秋风,凄凄冷雨过后,第二天即是遍地枯叶飘零,满目狼藉不堪。在这个古代文人最惆怅和感伤的季节里,母亲却喜上眉头了。
母亲说,秋天是个报信的,它让我们赶快准备过冬的柴草呢。
     那时,家家都比较穷,买不起煤,所以树叶也是好东西。于是,大风天过后的搂树叶也算是我比较爱干的活计。因为只要能抢先于别人,路旁的沟里有时就趴着成堆的树叶,几乎不用竹筢子,直接用手,一会儿就能装满一个大网包。母亲这时就会高兴地说,这树叶抗烧,比那麦秸强多了。
当疾风扫光树上的叶子,村子周围的柴草也被人们抢拾干净后,就要向山里进军了,这才是让我苦不堪言的事情。
     深秋不上学的周末,通常我都要跟父母上山拾草。近一点的山,紧忙活到响午后或月上树梢,半天能拾一趟。远一点的我们就带点干粮,早晨出发,翻山越岭地一直拾到精疲力尽。残阳西斜时,父亲才费力地推着满载的一独轮车柴草,率先蹒跚在崎岖的山路上;母亲也使劲背起一大捆在后面紧紧地跟着;我则斜背着一小捆,像尾巴一样在最后拖拖拉拉。尽管负重最少,我还是被压得呲牙咧嘴,一路上要休息好几次才能到家。
伴随着严冬渐近的脚步,望着东厢房里满登登的粮囤和西厢房已经盛不下而垛到门口的烧柴,母亲才会微笑着舒口气……
    秋去春来,周而复始。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时,积劳成疾的父亲竟然与世长辞。后来,虽然经我和妻子多次恳求,母亲还是坚持独居于农村的老屋。她说,在城里处处都不习惯,还是住在村里好。想到老屋里还留着父亲的影子,我们就无法再强求她了。
母亲有个习惯,平日做饭即使有液化气灶、电饭锅和电磁炉等再多种类的炊具,她也坚持烧大锅。到了冬天,烧上了煤炉土暖气后,她还是如此。母亲说她就喜欢烧火炕、用大锅做饭的滋味,哪怕自己一个人。于是,久不进山的我每年都要想办法四处给母亲“拾草”。
    又是秋风响起时,树上的叶子哗啦啦地碰撞着,争抢着落下来,那是离家的孩子要回到大地母亲怀抱的急切。
    我也要赶着回家,除了给母亲备足树枝、废木料等烧柴,还要储备母亲独爱的白菜、萝卜等应季的越冬蔬菜。
    此时,母亲会用笑眯眯的眼神,无声地夸奖我。我觉得这一切都要感谢秋天---这位慷慨的奉献者和殷勤的报信使者。
    当刺骨的朔风夹带着第一片雪花打湿我的额头时,想起母亲,我安详、宁静的心便会皱起微澜。我知道,我小的时候,母亲是秋天;如今母亲老了,我便是秋天。
    是的,秋天是有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8 16: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秋魂》大赛(诗歌)]
《不要去与秋天比美》 (外三首)
            文/黄世昌

不要去与秋天比美
你能走出红高粱、黄玉米
在田野里妖艳的猫步吗
你有树枝刚捧下来的红苹果
红扑扑、香喷喷的笑脸吗

不要去与秋天比装束
那空旷的田野金光灿烂
那万千硕果如珠环玉佩

不要去与秋天比歌喉
清唱的小溪,合唱的鸟鸣
直接唱走了刘三姐

画家的画作
不敢在秋天的艳阳下打开
白云朵朵
不敢靠近秋天的肥羊

连雁阵也比输了
准备逃亡南方
连青蛙也落败了
四处寻找藏身的洞穴

可以让鱼儿跃出水面,暗示你
可以让蜻蜓点水,点化你
田野的一角,你最好不要随便踩踏
否则会弄坏一幅画的诗意

何况,与秋天比美
你有秋高气爽的气质吗
你有天高云淡的心胸吗


《晚秋》
       
外面除了秋夜倒出的墨
就只有秋风伸出来的
五指看不见的黑

月刚被中秋带走了
星星被一首诗拐跑了
池塘更被黑纱布蒙上眼睛和倒影

小巷比秋还深
窜出来的狗吠
只为接住不断落地的桂花

那些不穿衣服的桂花
会让刚开瓶的酒
提前染上秋霜

落叶是乱飞的不留姓名的秋虫
趴在檐石上
翻看着涟漪和蛙鸣的短信

提醒微醺后的小溪
请搀扶好旁边即将向冬的小路
无月别抚琴


《好想把秋天灌醉》

就用小米,或者高粱的红
酿成液体,倒进酒杯

就让微风微醉中倒下,倒进小溪
催小溪唱响自己的溪水

就在这湖边,果香阵阵
微波荡漾世界,晚霞迷醉湖面

就让虫声,快快织布
织成锦毯,铺垫在面前

看着收成层层堆高的微笑
怎不想把秋天,连同自己一起灌醉


《在秋的背脊,我看见蝴蝶的忧郁》
                                          
扁豆的藤蔓上,花的紫红又少了两朵
黄叶代替绿的后退又踉跄了两份
旁边的丝瓜架,一只老丝瓜
在风中正完成悬梁自尽
让两三只蝈蝈惊痛了好几个时辰

苦瓜藤开着黄色的小花,祥林嫂般
嘀咕着苦瓜的苦和秋风的冷
蝴蝶穿过没来得及长高的小树
望望斜阳无可奈何的斜
和撕破在空中的半声鸟鸣
无法找到秋的背脊
只好把忧郁,歪歪斜斜滴落在草径

镰刀走过,露出田野的空旷
雁飞过,问讯着从南方飘来的云
镜子里,额头又挖出一条皱纹
比白发粗十倍,比秋还深


黄世昌,中学副校长,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长江文艺》、《湖北日报》、《海南日报》、《芳草 潮》、《诗中国》、《黄冈日报》、《东坡文艺》、《赤壁》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论文等近300篇(首)。作品入选《2013中国诗歌选》、《当代精美短诗百首赏析》等。
电子信箱:huangshichang63@163.com   
电话:18971738062
邮编:435501                  
通讯地址:湖北省黄梅县小池二中
黄世昌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huangshichang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