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独行客 于 2015-9-15 22:30 编辑
闪念一瞬间情路两重天 闪念一瞬间情路两重天 ——评小说作品《拷贝在心中的夏天》 本文是作者十年如一的处女作,小说向我们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说的是: 在乡村有一个古老的小站,附近的人们出行,不管是去上班的工人,还是学生们去上学,甚至出门远行......基本都要靠这趟车的往返通行来完成需要。 一个小站,而且很古老,开头的这一句话,这本身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大伏笔,留下了一个局限于车站的无限空间。在这篇评文中,至于作者详细地描写姑且不说,只说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线就可以了。 那么在这里,跟着作者作品思路来看作品,作者很自然地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小站,并告诉我们小站是靠山而建的,居高临下的,可以俯瞰整个小镇。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的小站和村庄真的别具一格,不是哪个村庄小镇都有的。不仅与众不同,还有自己的特色。 很显然,有车站,一定会人来人往。这是作品构思不可脱离的主线,说明作者在这个构思中的思路非常清晰和准确的。 那么这个小站人流中的乘客,当然少不了作者作品内的主人公了,你猜得很对。书中的这两主人公一个是雯,一个是夏。就这样,作品中顺理成章的引出了重点人物。 这俩人虽然总是车站的常客,却很难相逢在一起。而且根据作品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这俩人还是同学关系,而且经历了十年寒窗,相安无事。 可是在十年以后,尽管都在巴掌大的同一个小镇生活,尽管都要依靠小站的那辆伸向远方的双规车道出行在小镇内外,可俩人几乎都没有见过彼此一面。 读者一定很关心,在俩人的眼中彼此又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的相遇,也许和大多数同学相聚的故事一样;但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这里边有你想过的那些故事,更多的却是你想不到的;至少也是大同小异中的差异更吸引读者。 尤其像作者作品中这样——面对:闪念一瞬间情路两重天的时候,又该做怎样的择决呢? 我敢肯定,在作者细腻的描写与刻画中,当你从字里行间随着作者文字的跳跃和思维主线贯穿下,一同行进的时候,你也会佩服作者,尽管不很纯熟的作品,也会带来盎然情义,心下一片释然,会像作者一样,愿意将这样的夏天来拷贝出来,永驻心里。 请你随访:http://bbs.zgwx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984&fromuid=23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