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荷花园 于 2015-9-19 01:41 编辑
浅薄的我让真人老师见笑了 -----我的一切停留在了18岁
我10岁就失去了母爱。读书时每当女同学们撒娇的谈论起有关妈妈的事,为了避免引起自己的悲伤就难过地离开了。因此一味沉溺于小说,久而久之出现了偏科现象。后来老师鼓励我不如根据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1982年(17岁),我写了篇《一个继母的命运》,《青年一代》把题目改为《妈妈究竟为何而死?》)发表了。这时恰逢高中毕业,谁知祸从天降--父亲出了医疗事故),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为了自救我放弃了教书((当时月工资24元)进厂工作了(一年是700多 )。我把自己禁闭起来,隔绝了和外界任何人的来往,包括关心我的编辑和作家,都一一回绝了他们的联系。
敬爱的胡老师:您好!
您好!
自从毕业以来,一直未曾与您通信。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有一点学成,愧于见您。
现我在电器厂工作。这次是厂里指派来温学习;已将有一月多了。昨晚回家,才知您给我寄来了《浙江民革报》和托朝华同学转带给我的《辽宁师院学报》。真没想到您还这么关心我;多谢了!
本来我在小学代课(李老师要我留校教初三语文,我哪敢答应--自己也只有这么点水平),原打算边工作边自学。我曾妄想当一名文艺工作者(这只不过是年轻人的盲目自信罢了)。后来,我才渐渐意识到自己确实不是搞创作的料。且不说基础太差,就是毅力方面也不容许。这样,我矛盾极了,只得痛恨自己无能;更想不到今年8月份,我爸爸竟因患肠道病而被夺取了性命!(是医生用药不当造成了医疗事故)对我打击太大了,我欲哭无泪:命运啊,你为什么如此捉弄我?...苦难磨冷了我的心,这个世界于我来说已毫无意义,因为生活已不再值得我留恋。也许,理想在我心 中还没有完全泯灭,不过,我只有面对现实.苟且偷生。
胡老师,我明知不该对您讲这些叫您失望的话,可我实在是无可奈何。人在不幸和忧伤的时候,总是会向自己信任的人倾诉的。
打扰你了。
即
祝康安!
流云83年11月 20日于工农旅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