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春晚:赵福
:一九五四年生,七三年平泉师范毕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乡村教育教学工作。二零一四年退休。
爱好写作,曾任过承德日报通讯员,安州诗社会员,曾编写过《丹枫》《野百合》《乡情》《黄土地》第二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作品《乡景》获二等奖。
1、拉电工人
为了万家灯火万家暖, 万家欢喜万家圆。
一
在塞外高山上,
一群来自安徽四川,
南方小伙壮年,
还有六七旬的老汉。
踏着皑皑的白雪,
冒着零下二十度的高寒,
从——
此峰到彼巅,
凌空架网线。
一场三十厘米的大雪,
覆盖了塞北的山川,
他们——
依旧住在帐篷里,
就着咸菜条,泡碗方便面。
早晨踏着寒霾去,
夜晚披着星月还。
发工薪后,
百元十元几元汇款,
养家糊口,妻儿老小,
嗷嗷待哺等着餐。
一月不足三千元工资,
还时不时拖欠拖欠。
二
塞北隆冬天,围炉嫌不暖,
凌空架网线,难道不知寒。
2、故乡情
中国画家协会理事王文井回到久别的家乡,赠梅花画一幅笔者接待,综理诗一首:
山梁还是那个山梁,
不见樵夫牛郎,
顶立塔网,
腰饰绿妆。
村庄还是那个村庄,
不见茅屋篱墙,
谁家别墅,
几家楼房。
泥泞古昔路处,
黑白路宽、
人车攘攘。
山里人还是山里人,
为何变得年轻漂亮,
是改革开放,
还是下代令郎。
闻乡音亲切,
问乡亲无恙,
祝乡老安康。
滦水长流,
乡情依旧,
夕阳西下,
一壶老酒献上。
谁是儿时童伴,
谁是他年同窗,
曾记瓜菜食堂,文革学荒,
得意改革,小康路上,
酸甜苦辣,历历沧桑。
就菊花,品桑榆,
居盛世,话重阳,
人愿地久天长
站立的屈子
五月五日端午时,
不由得想起站立的屈子。
对那段苦难历史,也想艾艾诉说追历,
与民族不朽的忠魂,也想吐怅怅心语。
屈子啊、
你那滚烫爱国情怀,
烈焰一般的文字,
以及那蘸着苦泪血丝行吟,
已结出上千年的重沉。
你那文思如燃烧的火焰,
激情如奔腾的潮水。
说你是狂人,谁懂狂人的心,
那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精神,
鄙视昏庸蔑视腐朽高尚心志,
誓死不屈的浩然正气,
铮铮铁骨不朽诗魂,
深深的播植在人们的心扉。
你把一腔的热血,一生的悲愤,
都投入泊罗江里,
铸成了千古忠臣,千古骚人。
在你殉国的泊水上,在你行吟的故土里,
在华夏人民的心里,都留下你深深的足迹。
五月初五端午日,
南国龙舟划急急,划舟之人为何急,
急着赶着救屈子,
划舟之人为何喜,拾得屈子万卷诗。
北国人们包粽子,包好粽子谁先食,
最先送给楚屈子。
只因屈子永远站立,
只缘屈子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