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9: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2. 自古逢秋  (散文)      作者:周成


[2014《秋魂》大赛(散文)] 李澍章

自古逢秋


       1976年的北京,秋天来的格外地早。7月的唐山大地震后,整个华北都沉浸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之中,直到9月9日,人们终于等来了天崩地坼的一个消息:毛泽东去世了。这位统治中国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最高领导人,在初秋的深夜里,溘然长逝。压抑在人们心中的苦痛与悲伤,终于在那一刻,一泻千里,汇成了十年中最凄怆的眼泪。中国往哪里去?没有了毛泽东的中国,还能挺直腰板,昂首矗立在东方大地上吗?

       41年前的10月,荒凉的陕北,早已朔风凛冽,让人不禁感叹秋日的肃杀与萧瑟。但是,有一个人不这样想,他就是毛泽东。那一年,他带着一支部队,从江西出发,经过两万五千里的跋涉,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到达了这片新的根据地,开启了他个人、以及中国革命,一个全新的时代。

       那时,他肯定想到了刘禹锡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他的眼里,秋天,自然不会像历代迁客骚人眼中的那样,仅仅是草木凋零、万叶萧条的季节了。整个中国,已经在他面前铺开了一副波澜壮阔的画卷,等着共产党人去挥毫泼墨。在豪情壮志的催发之下,一首《七律•长征》油然而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此后的毛泽东,和他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一帆风顺。终于,在14年后的1949年,他们闲庭信步地踏入六百年皇都——北京城。

       那天是1949年的9月9日,距离毛泽东的去世,恰好27年。那年北京的秋天,萦绕着祥和喜庆的氛围,香山的红叶,早早地盛放,迎接这群井冈山上走下来、大渡河里游过来的勇士。那一刻,毛泽东或许会想到,三百多年前的早春三月,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后,自知无力回天的崇祯皇帝,带着对大明江山和千万百姓的深深愧疚,自缢煤山。

       一个时代结束了,一面红旗在天安门广场树立起来。春天的崇祯皇帝,带着深深的遗憾,孤独地吊死在枯藤老树上;秋天的毛泽东,带着欣欣向荣的队伍,意气风发地进入了北京城。那年月,恐怕任谁都会佩服刘禹锡的远见卓识。

       时光荏苒,一转瞬间就到了1976年。在老战友周恩来和朱德相继去世之后,毛泽东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时日无多了。他那从不怨天尤人的倔强性格,终于没能禁得住时间的摧折,在死亡面前垂下了坚毅有力的大手。

       古老的中国,再一次陷入了空前的哀痛之中,百千万人涕泗横流,他们的眼泪,不只是为这位大人物而流,他们的眼泪中,浸淫着对毛泽东的敬畏、怀念,也充斥着在毛泽东去世之后,整个中国的迷茫。在陕北的秋天过去41年之后,中国又该往哪里去呢?整个中国,像41年前一样,又在秋天里,等待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好在中国人没有等太久。1978年的晚秋,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开始了。那年是个马年,晚秋时节的中国,携万马奔腾之势,奋起直追,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无数奇迹,成就了东方古国的一段秋天的童话。

      自古逢秋悲寂寥,那是因为其时没有真正的英雄。寂寥之后,正如毛泽东说的那样——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9: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3.沉醉或者悲伤:秋的修辞笔记(诗歌)             作者:陆承


沉醉或者悲伤:秋的修辞笔记

文/陆承

纠结于词语与生活的属性,在加重的肆虐中
感悟痛的美学。秋何以为秋?在金黄与凋零之间
表达旷世的萧然。落木之外,悲伤与丰获之外,
内容近乎失去意义。在秋的砥砺上,春的呼应
如此重要,是隐晦的,更是直白的平仄和韵律。

沾染上了颓废与不洁,清扫也难以解决的迷惑。
好吧,归去田园,在落叶中入睡。在月色中缠绵,
和虚拟的嫦娥相拥,此时,此地,此情,我成为
妖娆的风霜,迎接着大地的考量。如何演绎旷世的
情缘,在眷顾的晨曦里标注出希望与失败。转身,
目睹一个轮回的优雅,篆刻一段失忆的精彩。

你好,秋天,你好,这弥漫的魂魄,是从地下
溢出,还是纠葛于尘世的暴虐?暗自垂落,这孤独的
颂词,在纷争与失落的构图中,表述完整的概念。
人民币的升起或者坠落,同样隐含着不可变更的哲理。
一个坚定的背影,是被掏出了心跳的躯壳?而游荡的
思想,也将成为整个秋日独特的镌刻,深入肉体和史书。

我无法篡改秋的任何一个笔画,也无意加入
过多的化学元素。秋日何其盛大,仿佛一切都要结束,
然后缓慢地进入下一个转口的积淀。游荡的长袖,
在暗夜里翻阅线装书,与无名的酒、花生,或淡淡的
茶,无人可解的秘密。从宋玉到此刻,从远方
到眼前,从九月到初冬,我秉承着哗然的王冠,
未能政变,未能桃源,依然在铿锵的音律上行走,
婉转,抵达着万世的敬仰。哦,秋色纷扰,素手温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9: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4.走过晚秋的杨树林  (散文)         作者:侯 铭
走过晚秋的杨树林

侯 铭

    秋是绚丽的吗?碧蓝的天空下,是谁的色彩在装点着世界?秋风里填满金黄、红艳,在绿色的边缘雕琢着醉人的瑰丽。

   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里飘然视野的是枫,鲁南的沃壤中迤逦着白杨的身姿。于是秋的图卷中舒展着的有灯笼般缀挂着的柿子,也有沾满油画色彩的林立的白杨。

   经意间走进晚秋,走进晚秋的群山。蓝天、白云、黛峦、还有红叶。秋的色彩没有夏的绚烂,但她成熟了,浓缩了,升华了。让一切的淡然与浓艳殆尽,只留下浑厚、清晰的色泽。走进晚秋,透过划过的车窗,我不似千年前的才子,却有一样的情怀。当回眸凝聚于瞬间,疑惑便升起心际,是我发现了秋,还是秋发现了寻觅秋的我?秋,斯时对我来说,是正版的,清晰、壮美,相对其他三季而言。一排排杨树林立在路边,构建起秋的围墙,彰显着秋的强势。那醉人的红和黄啊,是季节在陶醉后的酡颜,是秋风沾彩后的挥洒泼墨。路在车的身下蜿蜒,把人带进用油画编织的梦幻。一路的风情过往,犹如玻璃般的精粹,玲珑剔透;透过车窗,投射进的是金灿灿的光,那是属于蓝天的炯然。山是沉默的,天是澄亮的,心是惊奇的。满树满梢挂满了的,仿佛不再是黄叶而是涌动着的无限情怀的心。于是,车子飞驰而过。回首处,再起疑惑,那恍惚飘动着的辗转着的两行,是树林还是飞起的芳尘呢?

    走进群山的时候,我在欣赏着画嶂起伏中成片的白杨林,我在纵览着天地间的绝美。当与晚秋的杨树林亲昵的时候,那里有阡陌,有芳馨,有一河醉人的波。四下静悄悄的,清爽爽的,天籁已睡去,只有蓝天投进水里的倩影,还有把水染成锦缎般色彩的杨树的身姿。蓦然,一只伶俐的翠鸟掠过水面,而又瞬间飞起,脆鸣一声后,惊起了一河的涟漪。在杨树梢上沉默,似乎亦在疑惑,疑惑那满河的霞啊,怎么如此的难以衔起?走在河畔,相迎入面的蹁跹黄叶,演绎着“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优美与深邃。这世间的色彩啊,难道你是天上流星的化身?在岁之将暮时刻,愈加的璀璨夺目?走在林间,阡陌堆满了落红与飘黄,已是暮秋,野菊的身影在孤独地寂寞,述说着东篱的高韵。叶落了,夕阳也将睡去,脚下的声响,宛若晚霞般疏散,稀稀落落。霞与树相应生辉,那色彩也浴满了行走于林间的人的全身。走进晚秋,走进晚秋的杨树林,感觉色彩填充的那么真实,那么独特。那是寂寞的色彩?那是哲思的浓缩?

    秋是适合登高的季节,因为秋生就的高洁。静的是菊,灿的是果,绚的是满野的白杨。秋能近观,近观有近观的璀璨;秋能远视,远视有远视的绚烂。山围水抱处,那满眼的麦甸,让人感觉秋不是“老气横秋”。村镶屯嵌处,那点缀其间的杨树,让秋愈加的瑰丽,让秋更加的“春意盎然”。或薄雾轻笼,或晨曦初露,缥缈间,朦胧中,青的、黛的,红的、黄的在蔓延。这就是秋,色彩的汇合处,让季节在无声地交接。林间的鸟窝是谁的明眸?看风景的目光,在欣赏着一片片树林,树林也在观赏着看风景的眼睛。在高处我把秋色收获,在林间,杨树林俘获的是一双双寻秋的眼波。

   走过晚秋的杨树林,我在用心谛听秋的声响;走过晚秋的杨树林,我在用神领悟季节的真谛。那份停留在心中的色彩啊,清爽而炽热。那份杨树林的画卷啊,是用玛瑙镶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9: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5.菊性,秋之魂 (散文)       作者:蒋无同

菊性,秋之魂

作者:蒋无同

    南方的秋意渐浓之时,菊花便现身在门厅里。

   养花人把一盆一盆菊花,按照不同颜色错落着摆上台阶,大朵的菊顾盼生姿,小朵的菊含羞带娇。每天拾级而上,步步菊花,步步秋意。


    然而,这个时节江南并不缺少花草。郁达夫的迟桂花在翠绿的叶间还对我们笑着,虽然过了赏桂时节,依然是难得的一景;肥美的茶花已丰满,红色的花瓣从萼间挤出来,等待怒放;翠绿的芭蕉依然风韵,完全没有迟暮之感;那灼灼其华的串红,更在甬路边笑盈盈地迎接远客……

    你瞧,那暗红的雏菊上有小动物在嗅嗅停停,不是蜜蜂,是一只苍蝇。莫非苍蝇也过起酿蜜的日子?且不管它,有客到访雏菊不寂寞倒是真的。那朵色如田黄的重瓣菊还只开到一半,像尚未发育成熟的少女,肌肤怎一个“嫩”字了得,只可惜这时的人们还没准备好爱怜呢。

    在北方,此时已经取暖,许多人喜欢摆几盆菊花在厅里或者案头,闲暇时候端一杯茶于热气腾腾中看看菊花,很养眼。有时思维便会跟了菊花去,悄然溜到陶门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妙,不知不觉找到自己的南山了。当然这些都是爱菊人的意趣,我不是养花人,也不懂菊。

    多年前曾经买过一盆菊,小小的塑料盆,两朵白中带着紫色纹理的花高高地挺立着,花朵算不上漂亮,很耐看。摆在厅里的水泥地上,那姿影仿佛荷着花锄的黛玉,惹人怜爱,整个厅也风雅起来。偶尔浇浇水,一直看到花萎了,便放到窗外去,完全不懂“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文人式怜惜,因为我一直觉着菊还会回来的。

    是的,菊会回来的,可是我已在远方。窗临远阜,每天看着江南绚丽的秋,真真为菊不平。黄巢在《不第后赋菊》诗中写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完全是借题发挥,菊根本没有那样的霸气,任桂花的香气在鼻孔中骀荡,任层层叠叠的叶子幻化出千般色彩迷惑人的眼,任杨树上知了正忙着聒噪,任大门口弄花人在笑眯眯的采摘串红,菊在那里,任凭人们赏与不赏。

    这让我想起黄巢的另一首菊花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你看,黄巢总是一厢情愿,菊性,秋之魂,何尝需要改变?

    随手拍一张菊花照,发给北方的朋友们:“菊生南北终为菊,菊在,秋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9: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6.秋风吹过吉石坝  (诗歌)         作者:木目

《秋风吹过吉石坝》

作者:木目


秋风中的吉石坝
没有一树落叶叠放秋天
没有一只鸿雁缝合南北
那些山,被泥土扔出地面
除了裸露的土石,别无长物
打开我私藏许久的那个秋天
你不知道,我只想你
在被风吹冷的日子里,这份想念
飘满整个吉石坝。三两颗星星
推开透明的玻璃窗,每夜每夜
从吉石坝的寒夜上空,闪烁出
一个人内心最温柔的部分

我多么想用自己沙哑的嗓子
把感动过你的那首诗歌读给你听
可是,我嗓子里流出的沙子
在抵达你的途中,就被风
吹散,如一枚枚秋叶
我也曾独自走到白龙江边
想把所有的思念抖落水中
沿堤岸的蜿蜒顺流而去
这比江水更浑浊的想法
多少次被白龙江拒之门外
也只有这江水可以如此决绝
对一切满不在乎,不舍昼夜

我忽然低下头,想起风中的
吉石坝并非一无所有,除了风
还有比风更冷的孤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9: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7.   与秋有关的诗句 (诗歌)                       作者:吴基军

《与秋有关的诗句》

文/吴基军
○走在十月的田野

五星红旗招展的日子,终于
有时间亲近故乡的土地

平复心的悸动,尽情想象
身披绿装的兄弟姐妹,在温暖阳光下
怎样随风舞蹈、怎样亲近肥力十足的泥土

热浪依然存在,而站在田野上的
兄弟姐妹们,早已收拾了金黄
躲进十月打扫一新的新房,给未来
蕴酿一个又一个春意盎然的梦

○秋的爱恋

地上的菊开了,树上的叶红了
走过霓虹闪烁的街头,故乡的影子
便轻盈地走进心田。放慢脚步
细细品味灯火之外的灿烂

谁能不心动,谁又能不幸福
故乡,站到每一棵高大的树上
扛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旗,温暖
秋的胸膛。在城市之外
更有人亮开了噪子,在一座座山头
喊来一个天高云淡的天

○叶怀秋梦

这个时候,无需呼朋唤友
所有脚步与目光,都心向青山
城市灯火再璀璨,也璀璨不出
一片叶的深情。大街小巷都空了
灯火都疲惫了,站在寂寞夜深处
等候满载而归的人,夹一片红叶
在写满文字的日记深处

可以沉沉睡去,可以游走在梦里
听秋甜甜的梦呓,或是
故乡铺陈一路的影子

○落叶

身披一身翠,心怀一抹青涩
陪火热阳光走过漫长岁月
直到秋出现,片片叶才亮出了心底
满腔珍藏的爱意。不再羞涩
不再矜持,站上每一根枝头
迎风起舞。闪着寒光的镰刀
刈去大地一切伪装,给每片叶
都空出一片立足之地.天高云淡
想象土地温暖的叶,跃跃欲拭
准备最后一跳

○飘香

随一缕桂花香,九月的云
站高姿态,在蓝天之上
信步行走南北

逃离流水线的游子
在钢筋水泥铸就的丛林,仰望
自由自在的云,怎样扇动鼻翼
嗅尽原本淡淡的香

冲破城的阻挡,一颗心
出动所有血液,挽留最后一缕
馨香,献给珍藏心间的故乡

走进十月,炫动的一片片红里
有香暗涌

○走过九月

随一朵飘逸的云,摘一朵菊
在一片叶的酡红里,漫步
是谁在高唱,又是谁在呐喊
一个个山头躁动起来,披
火红外衣,诱只只南归雁驻足

丹桂不再涂脂抹粉,一脸素颜
仰望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野菊花不再狂野,一身矜持
低头沉思从枝头纵身而下的九月

○故园深秋

不管我回不回,乌桕树
依然穿上盛装,守候在田野
不管我回不回,高高麦垛
依然裹着温暖,守候在月下
不管我回不回,洁白炊烟
依然拉直目光,远眺无尽山路

犁钯和鎌刀,收起锋芒
老黄牛,反刍一个青草梦
忙忙碌碌的父母,把思念
整整齐齐锁进收拾一新的粮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9: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8.   秋天在燃烧 (诗歌)                          作者:姬宇
1.成熟


我看到的成熟,她是金黄色的,掷地有声。
她倘佯在秋天的风中,被秋天高高地举起。
被高高地举起,高过辽阔的秋空!


打开黄金的诗篇,任其流淌。
在村庄,在田野,在山林。风起云涌一般,波澜跌宕。
一场风暴,一场硕大的风暴已卷起。


我看到父亲就站在那风暴眼中,挥舞着劳动的大手。
金属的光芒将其包围,矍铄的精神是最亮点。
镰刀的剪影在父亲沟沟坎坎的面容里跃动,汇成了一条欢乐的河。


流淌,沉甸甸的黄金在流淌。
沿着村庄的脉络,缠绕在缕缕炊烟之上。
渐而,在大地之上欢腾开去。
2014-9-14

2.父亲的咳嗽


一到秋天,父亲的咳嗽就明显加重。
一天到晚,咳个不停。
每天,父亲的咳嗽犹如闹钟,比鸡叫还早,断断续续,咳出黎明的微光。


庭院里,镰刀在磨刀石上咔咔作响,和着父亲的咳嗽,此起彼伏。
秋风用萧瑟的凉意敲打着瓦楞,蝉嘶,叶舞。
秋阳杲杲,照见父亲单薄的衣衫。


咳嗽随着父亲的脚步移动,从村庄步入田野。
落在田间,砸响沉甸甸的稻穗。
声声咳嗽犹如敲锣打鼓,伴着镰影在空中飞舞。


我知道,父亲的咳嗽会一直持续到秋后。
颗粒归仓,父亲才会将咳嗽冬藏。
拢袖笑看,菊花开满后山。
2014-9-15


3.秋天在燃烧


鹰似玄铁,盘旋于高远的秋空。
落叶翻飞,草木枯败。
秋天是四季置于大地的一粒碳,无需煽风点火,一触即然!


秋风肆掠,使着小性子,搅动着秋日的金黄,在乡村随意地涂抹。
菊花黄,枫叶满山岗。
穗儿粒粒饱满,真实地攒动在田野的胸膛。


柿子捧出一颗颗红彤彤的心,高挂在乡村的额头。
绚丽与成熟,一起被点燃。
秋天的光芒,照亮农人古铜色的脸庞。


河流奔腾,山岗飞跃。
秋天在燃烧,烈火熊熊。
大地飞歌,秋天燃起的光焰漫过深邃的苍穹。
2014-9-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9: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9.  落叶 • 人生(散文)                             作者:陈光美


落叶 • 人生


◎陈光美

       窗外,秋的声色愈加浓烈了,家乡的小镇上弥漫着无边的秋意。我的家乡是滨临洪泽湖的一个小镇,小镇因盛产中国名酒双沟大曲而得以名扬全国。作为小镇上最老的街道,三层高的楼房虽然尽显斑驳沧桑之貌,却也隐现着昔日的辉煌。当你漫步在老街,单看道路两旁一字排开的法桐树就可以想象出小镇街道的古老。道路两旁的法桐树都是粗壮茂盛的,盘根错节的枝叶像伸出的大手,将人行道遮揽在绿荫下,行人走在下面被这一种丰盛的气场包围着,感觉踏实。想来树也和人该是一样吧,多少年的光阴浸泡着,方能出落得如此宽厚,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番担当和包容。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自然也就没有完全相同的两颗树了,一如这世上千张面孔万种个性的人们。在广阔的自然界,每一棵树都以自己的风格活着,即使是同一树种,无论是山峰的傲然挺立,还是峡谷的直奔蓝天;无论是旷野上的连片成群,还是园林里的彼此相邻……,都始终是形态各异,姿势迥然。

       在树的世界里,无论是高大的还是矮小的,它们都那么笔直的立着,就算是人为的力量改变了它们生长的角度,它们也会再一次挺立腰杆,向着天空生长。无论遭受怎样的挫折,它们始终是那样庄重、从容不迫,也许是为了争取阳光的缘故,有的树会生长出很多的枝丫,但是它们的主干始终是向上的,就算是偶尔有斜生的枝杈,我相信,那也是为了给自己争取一片挺直腰杆的空间,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需求。

       随着季节的更迭,窗外的秋意越来越浓了。在小区的院内,每逢秋季降临总是别有一种情趣。深秋,霜降之后,高大的法桐树便开始渐生落叶。零星的落叶在道上薄薄地铺开一层,枯叶是焦黄的,完全失去了水份,蛋筒一样地卷着。也有淡黄色的叶片,半黄半青,夹在枯叶中分外耀眼。而那些青绿的叶子,依然在枝头引颈高歌,等待着秋风的召唤。秋日的来临总是悄无声息的,此时,唯有树叶最听季节的话,进入十月就开始落了,小镇上忙碌的人们也就知道,秋天到了。落叶随秋,这种自然法则的轮回,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春雨夏花,秋叶冬雪,顺其自然,既是生命的轮回又是生命的奇迹……

       行走在无边的落叶里,内心是安静的。人到中年,更能体会落叶的静美,领悟到生命的厚度。从春到秋,不仅仅是时间的一个过程,更应该是一场生命异彩绽放的历程,无论是点缀枝头,还是飘落大地,哪一段都是生命之中美丽的绽放。当我们顺着道路在树下慢慢走过,看落叶随着脚步的起落在脚边蹦跳,东一下西一下,脚踩在落叶上,“哧”一声散开,再“哧”一声踩上去,声音脆脆的,有种细小,愉悦的质感从脚下向心里升腾。许久,许久了,在日益奔忙的生活状态下赶路,我都忘记了,这种简单而美妙的感受。

       很久以前曾在一幅图中看到这样的配诗:“从容相爱,如叶生树梢;从容生活,如草生堤堰。”生活最本质的需求,原来可以很简单地拥有,像树一样从容自然,春荣秋枯,轮回辗转。然而,能够真正安于这种简单生活,内心从容却不是那么容易能达到的,就像落叶总要走过春夏的丰盛繁荣,才会安然坠入季节的深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9: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10. 秋魂(小说)            作者:宋晓军
秋魂

      作者:宋晓军

      清明,她去墓园给婆婆上坟,顺便到自己父母墓上敬了一束香。弟弟还没有来为父母上坟,父母墓前是一片冷落的样子。

      她觉得这怪不得她,怪只怪父母偏向儿子,把家业都留给了儿子,对不住她这个女儿,以当初家里对她的绝情,她能来为父母上柱香,也就算对得起他们了。

     家历七月十五去墓园为婆婆上坟,她又顺便给父母敬了一束香,看到父母墓上还是清明时那种冷落的样子,一点也没有人来上过坟的迹象,她拧起了眉头。

      弟弟竟然没有来给父母上坟!亏了父母一直偏爱着他,真是“老人偏向不得继”!她心里有了一种悻悻的感觉。人不在了,感情也就随时间淡了,看来弟弟对父母的事开始不是很尽心了。

      可是在她心里,有些情感没有淡,只是被恨压着,抬不起头。她恨父母偏爱弟弟,把家业都给了他,对她这个女儿太薄情了。那年她一气之下和家里断绝了关系。虽然自己做得过了火儿,暗地里也有些后悔,但倔了这么多年,一直也没回头。母亲去世时她去了,哭得晕了过去。她心里恨着父母,也更恨弟弟,若不是因为他,她怎么会偏得这么远,心里这么苦。

      心里恨着弟弟,思想上却又在不由自主地为他找借口,弟弟是个孝顺的人,没来应当是有原因的。听说弟弟的公司这几年一直不景气,他整日里为生意奔忙,可能因为公司有事耽误了上坟,因为象这样年节的没来给父母上坟,他还真是没有过。

       心里恨是恨,可总不能让父母过节也收不到纸钱啊!她去墓园商店买了供果和纸钱,正式地给父母上坟。

       燃着纸钱,她回想起儿时同母亲为姥姥上坟烧纸时的情景,她轻轻地叨念:“妈,过节了,女儿给你送钱来了-----”下一句“圈里是你的,圈外是别人的!”还没有说出口,泪水就涌出了眼,哽住了喉。

       轻轻地叨念变成了呜呜地哀鸣,一肚子的委曲,一肚子的话,一句也说不出了,只是呜呜地哭。

       哭累了,见一大捆的纸钱燃得差不多了,她又开始叨念:“妈,过节了,女儿给你送钱来了,圈里是你的,圈外是别人的,你的你收好,使劲花,爱买啥买啥,别抠着,用没了我还给你送!”这回说着就象平时和母亲唠嗑一样平顺了,说着说着泪水又涌了出来。

       她用长棍子搅了几下还透着暗红的黑纸灰,火苗一下子又窜了起来。

       一张在远处小路上的纸钱随着秋风慢吞吞地飘了过来,在离她不远处落到了地上,刚一落地,又在一阵秋风的托举下飘近了些,落在了她的手边。她扫了这张纸钱一眼,上坟是不捡别人纸钱用的,她用木棍把它挑得离火堆远了些,又接着用木棍搅动那些没有燃透的纸灰,嘴里叨念着:“妈,过节了,收钱了,把钱收好”。

        不一会儿,那张纸钱又随着一阵秋风飘了过来,象是被一个隐形的人托着一样直直地落到了父母墓前的火堆上,燃了。她想,这可能是父母那个已故的亲友来为父母送的纸钱,于是用棍子搅动它,让它燃得通透了。

       上坟回来,她心里舒坦极了,只是对弟弟的脑恨又增加了一分,心里气了一会儿,又觉得心里隐隐有些不安,哪里不对又有些说不清楚,想来想去给自己早不来往的叔叔打了个电话,寻问弟弟的情况。叔叔在那边叹着气说:“唉!你弟弟去年出了车祸,没了-------”叔叔再说的话,她一句也没听清,只觉着头胀得狠,血顶得头轰轰地响,还有些晕。

       她闷坐了很久,脑海里全是与弟弟有关的回忆。忽然,她眼前又出现了那张从远处飘到父母坟前的纸钱,弟弟!泪水糊住了她的眼睛,她痛苦地感觉到那些压在心底里的恨,欺骗了她,而她心里真正在意的,都永远地错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9: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11. 篱下,与你静坐——那最后一抹淡雅(散文)       作者:何雅丽
《篱下,与你静坐——那最后一抹淡雅》

文/何雅丽

    秋季,每当它来临,世界都变得冷清起来,萧瑟的风一起,总让人觉得寂寞,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大抵就是如此吧。

    就是在这样的寂寞时节,我坐在篱下,与你坐在一起,看着同一片天空,共赏同一片风景。

    你依靠着竹子编制的篱笆,发出“咯吱”一声脆响,你的面颊微红,不知是羞赧的绯红还是彩霞的映衬。

    也许是因为秋天的缘故吧,你我相对无言,我深深地吸气,闻到你身上氤氲的芬芳,觉得舒畅了不少。侧头看你,你浅笑,眉间却是抹不开的愁绪。

    你重重的叹息,抬头仰望如火霞光。朱唇轻启,你诉说着悠长。

    你说,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梧桐树,在萧瑟的风中散落了繁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往日的繁盛只剩下干裂的虬髯,苍老而无力,他用他干瘪的面颊和他干枯的手臂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你说你听得到。

    你说,寒风中片片翩跹的秋叶,在潇洒的舞动着身躯,在寒冷中舞一曲,尽展娇柔。她们因风而自由,也因风而死去,她们的尸骨在地上堆积成一座小小的坟,埋葬了流年的风景。

    你说你看得到。

    你说,当那冷清踏着夏暑的余热而来,百花也进入了休眠。荷塘之中,曾经出淤泥不染的莲终化为了一抔黄土,沉睡在池底,滋着那嫩白的子嗣。百花争艳的花圃,残风一揽,把她们全部掳去,亲吻她们最后的芳泽,将她们带离故土,颠沛流离。

    你说,你感受得到。

    你说,这个时节永远是那么的寂寞,寂寞到没有人陪伴着你,寂寞到世间独留那一抹的淡雅。

    听着你的诉说,浅浅的悲伤像浅浅的溪流,流入我的心间,托起那曾经早已搁浅的船。

    我静静地听着,就像秋天那样寂静,就如我们之间的对白一样的安静。

    我坐在篱下,静静的看着你,时间仿佛在此刻冻结,我的眼中,此时只有你。

    那清秀的容貌,那微颦的眉,那饱满的唇,那纤细的手和那淡淡的幽香,一时间,竟看的有些痴了。

    风又起了,他挽起了你的发丝,拨弄着你披散的长发。

    你那根根的发丝中,透露着青春;你的面颊上,饱含着丰润;你的眼神里,流露着清雅。

    我伏在你的耳边,细细的念叨着只有你我听到的言语。

    为什么?这么完美的你,一举一动中却有着隐隐的落寞。

    一抹绯红又袭上了你的双颊,你的身体微微的颤抖,指尖点在篱笆上,垂首摇头。

    为什么你总是那么伤感呢?听人们说,你是个隐士,隐藏在年华的暗影里,寄情于田园山水间,唯有在那清秋季节,你才会身着你最爱的绿色纱裙,一展容颜。

    就是这样的清秋季节,我遇到了你,那么温柔却落寞的你。

    你那绿色的纱裙随风轻舞,你说,愿为我舞一曲流歌,只为我们偶然的相识。


    我静静的看着你,同时看着因为你安静下来的秋风,他坐在柳树的树叉上,柳条为弦,奏一曲无名之歌。

    秋风鸣奏的曲调是那么的凄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一幕幕的往事犹如破空的雷电,劈开现实的光影,篱下的悠然自得,瞬间化成颓败的荒凉。

    一座空城,孤雁独鸣,城中那孤零零的小院更显颓然。你坐在枯槁的梧桐树下,干涸的水井旁。

    你独斟一杯桂花酒,对着那清秋的圆月一饮而尽,唇齿之间,淡淡的桂花香四溢着,却被辣出了清泪。

    因为这里只有你,因为这里只剩下你,你笑的花枝乱颤,你笑的如醉如癫,你咿咿呀呀的唱着,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泪眼朦胧,清秋圆月,本是良辰美景,家人团聚。而你,抱着那一片枯黄,躲在篱下的角落。

    舞毕,你已是满脸的清泪,寂寞、冷清,铸就了你的清骨,寒风、残影,锻造了你的秋魂。

    你浅笑,却是无语凝咽。似乎是在问我,同在篱下的你,可否感受我的心情?

    我紧紧地抱住她,喃喃的说着。

    我看得到,我听得到,我感受得到。

    那是自然的了,在这秋风中,只有你独自绽放。

    夜,无声而至,正如我们的对话,无人知晓。月又洒下一抹皎洁,点染静谧的悠然。

    在那篱下,无人注意的角落里,一朵娇嫩的菊花柔柔的绽放着,空气中氤氲着芬芳,片片的菊叶在夜风中舒展、绽放。它的旁边,是一株小小的草,细嫩的草叶搭在菊叶上,像是紧紧地拉着它的手。

    秋风萧瑟,草叶逐渐的枯黄,有谁听见她微弱的呼声?

    对不起,终究还是未能陪你走过这寂寞的清秋。

    凉意习习,恬静依然,那篱下,独留最后一抹淡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