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16: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师弟,平安夜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4 16: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9 00: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鸽 发表于 2014-12-24 16:51
拜读了,问好!

七绝 赏菊

作者:刘挺2014.12.28


风拂瘦柳小塘清,槿翠舒阁白鸽行。
暗赏溪边黄菊漫,云山日上立仙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9 00: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 赏菊

作者:刘挺2014.12.28


风拂瘦柳小塘清,槿翠舒阁白鸽行。
暗赏溪边黄菊漫,云山日上立仙亭。

点评

精笔神也!!!祝福,创作快乐,谢谢支持!!!  发表于 2014-12-30 1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9 09: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挺诗歌 发表于 2014-12-29 00:27
七绝 赏菊

作者:刘挺2014.12.28

又见好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9 09: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挺诗歌 发表于 2014-12-29 00:28
七绝 赏菊

作者:刘挺2014.12.28

赏菊绝句,清风扑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1 01: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 吴钩传奇

作者:刘挺2014.12.31
题记:情怀万里,忆春秋!

吴钩断雪北疆长,廷内芳帘碧丽张。
玉锦千重皆密语,仙山不过眼中伤。

吴钩(词语释义)编辑
[wú gōu]
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
中文名吴钩
属    性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
铸    成青铜
享    誉冷兵器里的典范
目录
1解释
2文学记载
3外观和用法
4历史与发展
1解释
编辑

钩,兵器,形似剑而曲。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
2文学记载
编辑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

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千金买马鞭,百金装刀头。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少年别有赠,含笔看吴钩。”——《后出塞五首》杜甫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九歌·国殇》屈原
●“马啸月轮高,将军爱紫袍。吴钩悲衅子,埋首葬松涛。”——《咏史·其一》万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侠客行》李白
古代吴地(今苏州一带)所造的—种弯形的刀。《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即宝莫耶,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后泛指锋利的刀剑。李贺《南圆》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径路刀 古代兵器。汉代匈奴人使用的一种青铜刀。有人认为它来源于西周初年,周人使用的一种叫做“轻吕”的短剑。汉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呼韩邪单于与汉使臣韩昌、张猛立盟,就曾用径路刀搅酒。
3外观和用法
编辑

相传的“吴钩”,是刀身呈曲翘状(按其形状可总称为曲刀或弯刀),具有适合劈砍的构造。曲刀由刀首、刀身、护手(格)和刀柄所构成。单侧有刃,呈曲线状,没有锋刃的一侧,称之为刀背。柳叶刀即是曲刀的标准刀型。全长约1m,刀柄20cm左右。因刀刃形状似柳叶,故此得名柳叶刀。
刀的制作材料,刀刃部分使用经过硬化处理的优质铜,刀背部分用韧性好的金属制成。
刀的长度和重量,虽然根据使用者而定,但是也有一个大致的标准。长度是在持刀的手自然下垂,手握手柄,刀尖朝上状态下,以刀尖不过耳、刀重0.7kg以上为标准。
刀的一般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一只手只使用一把刀的单刀式,另一中是把两把刀作为一组(副)的双刀式。单刀时,有时用另一只手使用盾、钩、拐等防御里较强的兵器。
刀的变化种类(即形态)有很多,这里很难一一介绍。但是变化较大的刀刃为锯齿状的锯齿刀和刀背栓铁环的环刀等。
4历史与发展
编辑

所谓“吴钩”,意思是指刀刃为曲线形的吴国刀。这种刀刃呈曲线状的曲刀,是春秋时代由吴王(相传为阖闾)下令制造的。因其锋利无比,所以留下这个美称。据说,曲刀在青铜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由此可见,曲刀的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就在中国的南方广为使用。这是南方的特殊环境所决定的。众所周知,中国南方山岳连绵,植物繁茂,还有很多适于舰船水战的江河湖泊,在这种地理环境下,曲刀当然就成了用于白刃格斗近战的最理想兵器,而且还可以作为采伐和船上作业的工具。
在中国,曲刀的鼎盛时期是在唐代以后。当时一些唐朝的文人赋予曲刀一个雅称,称之为吴钩。这种吴钩是模仿宝物的吴钩制作而成,也是一种对名刀的文学表现。唐代之所以盛行使用曲刀,其背景是当时中国的版图的扩大。上面已经介绍了曲刀在中国南方广为使用的缘故。然而,即使在刀、剑最盛时期,中国南方许多民族仍然使用着本民族固有样式的曲刀(就是在现今的中国、泰、苗、西瓦等少数民族还沿用着本民族独自式样的刀)。后来的南朝诸国,把原来一些南方民族使用的曲刀,作为本民族的兵器,装备自己的军队。隋统一了南北朝,以及后来的唐朝,这种曲刀一直久盛不衰,为文人骚客广为歌咏,广为流传。
在唐代复兴起来的曲刀,到了宋朝就更加流行了。在宋代《武经总要》中,已经看不到直刀的图样,但是仍完整地保留着手刀这一曲刀的流派图形。虽然当时的军队也装备有直刀,但是,从《武经总要》的记述来看,曲刀的装备率仍占明显优势。由于宋朝的法律没有把这种曲刀列为民间禁用的兵器,所以,不仅军队,就是在民间也极为普遍。
从明末到清朝,虽然是日本刀的全盛时期,但是,传统的中国曲刀仍然被广泛使用着,特别是在民间和武术界,就更为盛行。即使在今天的武术界,说起刀,就是指这种中国传统的曲刀,或由曲刀所演变的各种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1 09: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1 10: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来迟,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1 10: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好诗,致意远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