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14: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人文学 于 2014-6-20 15:11 编辑

大烈袁崇焕:[1]
单骑阅塞镇辽东,
英勇无敌不曾败。
旷古奇冤天地恸,
忠烈悲死殉壮怀。



江河日下,万马齐喑;
南海风高,五岭春深——

大忠林则徐:
凝聚民心保疆土,
销烟御敌战虎门。
“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眼世界第一人。


[1] 袁崇焕(1584年-1630),字元素,广东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中进士。天启二年(1622年),在京述职期间,袁崇焕单骑考察边塞,开始介入抗后金的斗争,后来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胜利。崇祯三年(1630年),后金使用反间计,袁崇焕被崇祯帝错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14: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人文学 于 2014-6-20 15:11 编辑

大勇邓世昌: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百年烈节潮未平,
“忠魂犹听渡河声”。

大智郑观应:
[1]
盛世危言拯危世,
强国强军先攻心。
科学民主启愚蒙,
身先士卒鼓维新。

大道黄遵宪:
[2]
我写吾心气雄直,
汪洋恣肆大道行。
“杜鹃再拜忧天泪,
精卫无穷填海心”。[3]

大师康有为:
万木草堂万世春,
公车上书变革行。
托古改制承孔孟,
功败垂成大同恨。


[1] 郑观应(1842年—1922),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广东香山(今中山)人。郑观应是中国近代的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爱国民族工商业家,代表作《盛世危言》。

[2]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中举,后先后担任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等职。戊戌变法期间支持新政。黄遵宪也是著名的诗人,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代表作《人镜庐诗草》。

[3] 语出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14: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人文学 于 2014-6-20 15:09 编辑

大节丘逢甲[1]
“愁云极目昼成阴”,
孤臣无力犹抗争。

“战血台澎心未死,
寒笳残角海东云”。
大家梁新会[2]
改革变法为图存,
少年中国四海青。
护国讨袁反帝制,
文界诗界两革命。


[1] 丘逢甲(1864年—1912),字仙根,号蛰庵,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生于台湾省苗粟县。丘逢甲是著名的诗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先后担任两广学务处视学、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等职。

[2] 梁新会,即梁启超。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与康有为并称“康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14: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孙中山:[1]
五权宪法立共和,
人间从此沐春风。
三民主义开新国,
青天白日照大同!


[1] 以上十六人诗传,均以“大”字形容,“大师”“大贤”“大烈”“大节”,独孙中山称“伟大”,足见诗人对孙中山的推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14: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人文学 于 2014-6-20 14:38 编辑


四方士子,五湖风骚;
岭外雄杰,南天英豪:
忠勇奋发,薪火相传;
和平生息,繁盛绵延——

大庾岭回望中原,痛怀沧桑故国。[1]
珠玑巷百姓迁徙,聚衍千年血脉。[2]

屠睢开灵渠,沟通大江南北。[3]
任嚣筑禺城,平略苍茫岭海。[4]

赵尉佗文理长治,和集百越。[5]
士太守造福岭南,纳贤聚德。[6]

葛稚川抱朴守质,身心淡泊。[7]
冼夫人解仇息兵,安定南国。[8]

陈霸先决机百胜,功盖曹刘;[9]
碎山河英略重整,延汉鼎祚。

韩昌黎文起八代,泽被潮州。[10]
柳宗元兴利除弊,遗惠桂柳。


[1] 大庾岭:又称梅岭,是“五岭”之一,位于江西与广东两省边境。相传汉武帝时,有庾姓将军筑城于此,因名大庾岭。大庾岭为岭南、岭北的交通咽喉,为中原移民向岭南迁徙的必经之地。诗人以此有沧桑故国之叹。

[2] 珠玑巷:位于广东韶关的珠玑镇,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中原移民向岭南迁徙的中转站。珠玑巷成为了岭南主要族姓的祖居地,《广东通志》载:“相传广州诸旺族俱发源于此(珠玑巷)。”

[3] 屠睢:为秦朝将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帅,领五十万大军攻打百越。军队进入岭南后,物资运输困难。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屠睢等人负责开凿一条人工运河,用于沟通湘江和漓江,此即灵渠。

[4] 任嚣 (?-前206年),是秦朝将领。在屠睢逝世后,秦始皇派任嚣与赵佗率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此后,任嚣担任南海郡尉,管理岭南事务。任嚣以番禺为郡治,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这是广州建城之始。

[5] 赵佗为秦国尉,故称赵尉佗。

[6] 士燮(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士燮任交趾太守四十年,对岭南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7] 葛洪(284年-364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葛洪为晋代著名道教学者,后隐居于广东的罗浮山炼丹。

[8] 冼夫人(512年─602),是陈隋之际岭南地区少数民族领袖。冼夫人生于梁武帝初,与高凉太守冯宝结婚,帮冯宝平息广东地区民族冲突,并招引海南岛各族部落归附梁朝。隋朝建立后,冼夫人派人迎隋师入广州。冼夫人保境安民,被南越族尊为“圣母”。

[9] 本节两句,只咏陈霸先一人。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人。陈霸先于梁大宝元年(550年),在始兴(今广东韶关)起兵讨伐侯景。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陈霸先逐步控制了梁朝政权。终于在太平二年(557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大陈。

[10] 韩昌黎:即韩愈。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韩愈曾因劝谏唐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到潮州后兴文崇化,对潮州历史影响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15: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人文学 于 2014-6-20 15:03 编辑

刘禹锡兴学重教,济世救人。
周敦颐洗冤泽物,德行五岭。[1]

包龙图绩著端府,清风长留。
苏东坡把月鹅城,醉卧江楼。

张世杰孤忠抗敌,血溅厓门。[2]
陆秀夫难酬蹈海,誓死壮行。[3]

文天祥浩然正气,留取丹心。
屈大均恢弘沉烈,风追杜李。[4]


[1]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晚年定居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营道之水名“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他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号称“理学之祖”。

[2] 张世杰(?—1279),涿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南宋抗元名将,民族英雄。张世杰与陆秀夫、文天祥并称“宋末三杰”。 厓门:在广东省新会县南,为潭江和西江分支出海口。南宋末年宋元海军在此决战,史称“厓门海战”。张世杰时任南宋枢密副使,指挥抗元,最终惨烈失败。

[3] 陆秀夫(1236年—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著名民族英雄。宋军在广东江门附近的海面,被元军围困,最终陆秀夫背着宋幼帝跳海殉国,成为千古绝唱。

[4] 屈大均(1630年—1696年),字翁山、介子,号莱圃,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屈大均曾与积极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屈大均的诗有李白的风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15: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湛若水体认天理,开创先河。[1]
王阳明横扫蟊贼,建设“和平”。[2]

关天培头悬国门,忠报社稷。[3]
张之洞总督两广,厉行新政。

丁日昌擘划洋务,推动近代化。[4]
伍廷芳衔命议和,息战护生灵。[5]

冯子材老将出征,大败法军。
詹天佑铁胆抗敌,铁龙进京。


[1] 湛若水(1466年—1560年),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广东省增城市)人。湛若水年轻时,从陈白沙学心学,成为与王阳明齐名的心学大师。湛若水的心学强调“随处体认天理”。

[2]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人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人。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心学大师,提倡“致良知”。 王阳明横扫蟊贼”说的是正德末年,王阳明在赣南与岭南地区的剿匪活动。和平:指今广东河源的和平县,王阳明曾在此扫除匪患,建立和平新县。

[3] 关天培(1781年—1841),字仲因,号滋圃,谥忠节,封振威将军,江苏淮安(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人。关天培支持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爆发后,关天培奋力抵抗英军,最终壮烈牺牲。

[4] 丁日昌(1823年-1882年),字禹生,号持静。广东丰顺县客家人。丁日昌20岁中秀才。初任江西万安、庐陵知县。1861年为曾国藩幕僚,此后积极参加洋务运动,成为洋务派的代表。

[5] 伍廷芳(1842年—1922年),本名叙,字文爵,又名伍才,号秩庸,后改名廷芳。广东新会西墩人。伍廷芳1882年进入李鸿章幕府,参与中法谈判、马关谈判等。189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辛亥革命爆发后,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外交总长,主持南北议和,达成迫清室退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15: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元里群情激愤,人民战争。
黄花岗孤军决死,浩气长存。

邓兆祥古稀督水师,七十余载守海疆。[1]
谢晋元孤旅战强寇,八百壮士威四行。[2]

西沙儿女南海亮剑,可歌可泣。
小小寰球博鳌论道,仁者无敌。


[1] 邓兆祥(1903年-1998年),广东高要人,早年考入黄埔海军学校第十六期。此后在国民党海军服役,1945年任长治号军舰舰长。19492月,邓兆祥率领所部舰船,转投中共。新中国成立后,邓兆祥于1950年任青岛海军快艇学校校长。1960年出任北海舰队副司令员。1981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

[2] 谢晋元(1905年-1941年),字中民,广东蕉岭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1937年在淞沪抗战中,率部死守上海四行仓库,坚守44夜,击退日军6次进攻,毙敌数百人,被当时的媒体称作是“八百壮士”。后来被汪伪特务机关刺死,时年37岁。谢晋元死后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15: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民党共产党,开天辟地。
讲习所黄埔军,众志成城。[1]

陈独秀孙逸仙,国共合作。
蒋中正毛泽东,兄弟并肩。[2]

廖仲恺生死度外,黄埔慈母。
朱执信勇士英才,文武双全。[3]

胡汉民救亡遗恨,抱道完大命。
邓演达军政兼行,北伐建功勋。[4]


[1] 讲习所:指位于广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毛泽东主持了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2] 孙中山提倡“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故国、共乃兄弟党,因此有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兄弟并肩”。

[3] 朱执信(1885年—1920),名大符,字执信,祖籍浙江萧山,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朱执信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结识孙中山、廖仲恺等人,从此开始从事反清革命,撰写了大量政论文章。

[4] 邓演达(1895年-1931年),字择生,广东惠阳县人。1909年入广东陆军小学,曾参加辛亥革命。1920年在粤军第一师,任参谋兼步兵独立营营长,在北伐中建立了功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15: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仙逸一飞冲天,航空之父真奇志。[1]
邓仲元一代军神,亲爱精诚第一师。[2]

李济深长岛呕心,铸造铁军。[3]
周恩来纵横捭阖,羽扇纶巾。

陈济棠称雄南天,建设粤海。[4]
叶剑英经略华南,宽济民生。

琼崖孤军战旗不倒,星火不灭。
东江纵队坚持敌后,艰苦卓绝。


[1] 杨仙逸(1891年—1923),字学华,号铁庵,原籍广东香山(今中山)1891年出生于美国夏威夷。杨仙逸是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先驱,其被誉为“中国革命空军之父”。

[2] 邓仲元(1886年—1922年),原名士元,别名铿。广东惠阳淡水人,原籍梅县丙村金盘堡。邓仲元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广东军政府陆军司司长,参加过讨伐袁世凯等战役。1920年孙中山命邓仲元创建了粤军第一师。

[3] 李济深(1885年─1959年),原名济琛,字任潮。原籍江苏,生于广西梧州苍梧。早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曾留学日本。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留守广州。1948年就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4] 陈济棠(1890年—1954),字伯南,广东防城人。陈济棠是粤系军阀代表,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曾长时间主政广东,有南天王之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