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20-3-29 13: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刘祥

文/马景良

柔杨闹杏罩寒烟,
益友良师弃人睘。
柱倾梁落心痛彻,
薄酒融愁企新缘!

马景良系通州本土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9 13: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人文学 于 2020-3-29 13:42 编辑

1b3757e1ad6ea45f9c013ae08cca56a.jpg

恩师刘祥

吴德龙

    二十年前的这个季节,我成了先生的学生。

    恩师无声无息地走了,走得那样突然,甚至连一句话也没有撂下。他是一个比低调人还低调的人,一个总为别人着想的人,在我和他接触给我的印象中,他向来不给别人添麻烦,却总是不不厌其烦其烦地帮助每一个人。

    我和他最后一次见面是年前,我们在通州大街上偶遇。我说:“刘老师,咱们有时间没聚了,是不是年前一块堆儿坐一坐?”他说:“现在我手头还有几本书需要校对、整理、出版,咱们过完年再约吧!”他说完,转身匆匆走了。我望着他提搂着书包渐渐远去的背影,没想到竟成了永别。

    和他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初春的嫩草已经拱出地面,杨柳的幼芽儿也挂满枝头,百花含苞待放。我和大明老师约好在东关小白羊聚齐,他跟我说:“刘祥老师工作比较繁忙,特别是编辑《运河》杂志,大量稿子要审核校对和编辑,咱们尽量不占用他更多的时间,见上一面说说就得了。”我也是这个想法,那时,刘祥老师是通州区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家协会主席,每天公务缠身,能和他零距离的接触,也算是我三生有幸,我没有太高的奢望。我和刘老师只是在电视上偶尔谋过面儿,按照咱们中国人的礼节,初次相见怎么也不能空着手,要带点见面礼。带什么好呢?我征求大明老师的意见。大明老师说:“刘祥老师不怎么讲究,带多了他肯定会不高兴的,除了写作以外,他最大的嗜好就是吸烟,不如就带两包烟。”大明老师的话提醒了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我想刘祥老师也不会怪罪的。带着这点小小的礼物,我俩直奔中上园小区,登门拜访刘祥老师。

    说来还有一个插曲,不知是大明老师记错楼号了,还是我们过于激动,稀里糊涂就进了三号楼三单元四楼二门,敲了足足有十多分钟,也没有人给开门。我心里琢磨着,刘老师就住在这么破旧的楼房里,楼道这么窄,又这么昏暗。后来一打听是新三号楼的三单元四楼二门,我叫大明老师又重新用手机和刘老师取得了联系,这新旧楼之分捉弄了我们一把。出了旧楼远远望去,刘老师正在四楼阳台向我们招手。进了刘老师家楼门,他已经在屋门口迎候我们了,他和我俩打着招呼:“赶快进屋吧,不用换拖鞋了,我没那么多事儿,谢谢大老远来看我。”此时我心里暖融融的。进屋落座后,我环顾四周,陈设如此的简单,和我想象的大相径庭,简直就不像一个名人的家,但这的确是刘老师居住的地方。没容我多想,刘老师已经把香喷喷的热茶端到了我俩的面前,大明老师先主后宾地介绍说:“这位就是刘祥老师,他就是吴……。”德龙俩字还没说出口,刘老师微笑着说:“不用介绍了,他不就是写‘打干枝儿、搂树叶儿’的那个无言吗?我对他有印象。”我几年前的一篇习作,连真名都不敢署的,只简单糊弄了一个笔名,刘老师有着如此惊人的记忆力,让我不由得肃然起敬,我激动地说:“真的感谢您记得我,我一个无名小辈,谢谢您。”我说了好几遍。刘老师说:“别那么客气,把你的作品拿出来咱们共同商讨一下。”刘老师的一席话缓解了我紧张的情绪。我恭敬的把文稿递给刘老师,他非常认真的翻看着。那边的大明老师一碗一碗的喝着茶水,我故意跟大明老师开着玩笑:“于老,这大早晨的就这么叫渴,是不是刘老师的茶对您的胃口。”“哪里啊!张大夫的炒饼太咸,喉的我嗓子直冒烟。”他边喝边聊,自己独享沏好的茉莉花茶,足足灌了两壶,最后索性自斟自饮了。刘老师一边吸烟,一边看我的文稿,他突然间问我:“你的写作动机是什么,故事的布局和构成是怎么考虑的,你要表达的意思,结尾是怎么安排的?”听了刘老师的话,我一时回答不上来,只能傻愣愣的瞅着刘老师。刘老师放下文稿,先跟我提出文稿如何构思和修改,并让我多阅读经典,提高文学修养,提高创作能力。然后给我简要讲起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史,他博古论今,畅谈中外,从‘战争与和平’讲到了‘四大名著’,从中国的文化名人鲁迅、郭沫若,从而引伸到我们通州的著名作家刘白羽、刘绍棠、浩然,以及现在的知名作家王梓夫、张宝玺。他客观的分析了通州的文学创作现状。他说文学创作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也要与时俱进,在一个领域要想站稳脚跟,没有独特的视角和先进的理念是不行的,要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我知道“‘打造中国文学之乡’”是他首先提出来的,这就足以证明他具有独特的慧眼和胆识,从而也深刻的反映出他对大运河文化传承的忧思。

    他的散文,他的小说,他的文学创作见识我都耳熟能详。我拜读过刘老师很多的文学作品,他没有什么弘篇巨著,但他的散文饱含着运河乡土文学气息,语言朴实,凝练,读来格外亲切,每每读起来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总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悟。“月饼磕子”让我想起儿时摔泥盆泥碗争得面红耳赤,;“加片儿”让我回到了和小伙伴在银幕的背面看露天电影的天真无邪;“疯秧、谎花、贼薯”不正是我目前处境的真实写照吗?难道这是刘老师特意早就给我写好了的,我不得而知。当我还在遐想的时候,刘老师对我说:“文学大家也好,普通作者也罢,你的文章如果让人耐看,让人彻底的记住,最重要的一条就得‘出彩儿’,一篇文章要有彩儿,一层段落要有彩儿,哪怕是一个字也要有挂彩儿的地方。”好一个‘出彩儿’,刘老师把几十年来文学创作的真谛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我,让我懂得了今后应当如何努力,怎样做一个写作者。这次去刘祥老师家,让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打那以后,不仅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更让我在文学道路上不断进步。2005年,通州区文联文学季刊《运河》杂志第三期头版头条选登了我的作品“政府大院里的二妹(外一篇)”,闻着淡淡的墨香,看着方正的铅字,我的心情易于言表。刘老师在事先和我打了招呼,但究竟什么时候刊发,选取哪篇还是个未知数。在本期杂志的封面,我是以‘文苑新秀’出现的,这充分说明刘老师对我的激励、厚爱和期待。正如通州区文联原主席张宝玺先生在给刘老师散文集《刘洋散文选》序中写的:“刘洋是一个业精于勤的人,他不仅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懈努力,也在为繁荣本地文学事业,造就文学新人的工作中全力投入。他和他的文学同伴继续主办着京东的文学刊物《运河》,力求贴近时代,获得更多的读者和更高的知名度。”

    我这篇作品的题目不是发表在刊物上的这个题目,原来的题目叫“二妹浪漫曲”,经过刘老师的神来之笔、点精之笔而升华。刘祥就是刘祥,导师就是导师,他在那期的导读运河文学的花季中写到:“小说依然是重头戏。吴德龙——新作者,唯有新作者才最具有生活本真的鲜活性。那个仿佛眼前花儿般、讨尽领导好,终因年龄关系成为调研员的政府大院的女公务员,可笑可叹之间,是否还可……什么?”他还写到:“通州不乏写农民的优美纯净的乡土文学,也不乏城市青年写的小资味的玫瑰色文字,及写城市平民油盐酱醋茶、喜怒哀乐愁的市井文学,但一直为老百姓关注、有关国家前途、表现微妙而意蕴厚重、机智与狡猾同步、笑脸与杀机并存、一语难破玄机的官场文学,却少有人问津。究其原因,我们官场上的作者们,‘民主来了,二爷跑了’,这是河南作家乔典运写的一篇有名的‘选举’题材的小说里的一句话:党给了你民主的权利,你却被民主吓跑了。真是叶公好龙、杞人忧天。读一篇还写得浅显但很好看的小说吧,它出自西集镇政府机关一个非公务员的作者之手。”我不是变相吹捧刘祥老师来高抬自己。不久,我的另一篇作品“私法(外一篇)”被他选登在2005年第四期《运河》杂志上。瞅着我的文字不断变成铅字印刷体,更加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

    接二连三的好事、喜事让我应接不暇,2005年国庆节前夕,刘老师邀请我参加第二届北京文学节暨通州《运河文库》作者表彰会,得到他如此的宠幸我心感不安,但能和区领导及通州文学界的大腕级人物近距离接触、见面儿,我深深体会到不虚此行。著名作家王梓夫先生的讲话,刘姝平女士的贺词,刘祥老师的致辞都情真意切,让我备受鼓舞;胡松岩、高晨两位作家的发言,让我感到了通州文学事业的希望;值得一提的是,通州区委宣传部张秀余部长的话语让人回味无穷:“我觉得我们搞创作的人你得热爱生活,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你写不出来好作品;任何搞创作,您没有良心不行,良心是什么?是一个作者或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作家作者您要耐得住寂寞,只有寂寞您才有创造。只有在这基础上,把我们通州的作家,把我们的作品,推向北京市,推向全国,乃至推向全世界。”

    我在给刘祥老师的信中写到:“尊敬的刘祥老师,您好!我不能经常去看望您,但我会永远铭记您的教诲,要不遗余力的‘出彩儿’,我会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来报答您对弟子的提携。”虽然建树的作品颇少,但我的创作始终就没有停止过。正是在刘老师的大力扶持和热情鼓励下,我的作品不断发表。又一篇小说《招伤》刊登在2006年第二期《运河》杂志上;2007年第三期《运河》杂志刊登了我的小说《柴哥轶事》;2011年我的小说集《乡镇小政府》入选《运河文库》第八辑;2016年第一期《运河》杂志又刊登了我的打假题材的小说《黄牛、医托、讨饭的》,名字是刘老师后改的,并且收录了他的讲课范文;我的散文《想念父亲》刊登在2017年第二期《运河》杂志上;我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两篇文章《妈妈的红根菜》、《家的变迁》刊登在2019年第三期《运河》杂志上;我的小说《政府大院里的二妹》被编入《运河文库作品选》。刘祥老师还介绍我加入了通州作家协会。

    回想自己在文学道路上走过的路径,每走一步都离不开刘祥老师给的鼓励和帮助。在我的成长进步中,在我的作品不断发表的激励中,都浸透着刘祥老师辛勤的汗水和给予我的殷切希望。恩人的鼎力支持使我坚定了继续写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江河奉献给海洋,天空奉献给大地,拿什么感念您我的文学引路人。  刘祥先生已经驾鹤西去,离我们渐行渐远,留给我的是无以回报的遗憾和心痛,还有深深的悼念,绵绵的哀思。

    真的,我爱我的恩师——刘祥。

    哭恩师

    忽闻恩师驾鹤去,
    朦胧两眼泪奔流。
    文学大旗谁擎起,
    何时辈出再造就。

2020年3月2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9 17: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人文学 于 2020-3-29 17:36 编辑


追忆刘祥老师
作者:刘丙申


    3月24日惊闻刘祥老师去世了,我的心里一阵酸痛,怎么会呢?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刘祥老师是我们通州区的名人,很多人知道他是《运河》杂志的主编,在业内他的小说、诗歌、杂文都是口碑极佳,有目共睹。他发现、培养了众多文学新人,是通州区文学界的伯乐。

    我记得最清晰的两件事:那年通州区文联为了栽培文学作者,文联每年有十个名额为其出个人文学作品集,也就是第二年,在通州区文化馆传达室,刘祥老师对我说:“丙申,你也准备准备吧,给你一个名额,出自己的文学作品集!”我喜出望外,忙说:“我写得太杂,写得小说很多底稿都找不到了,诗歌、杂文又不够出一本书的,怎么办呀?”刘祥老师说:“不要写得太杂,不急,你觉得在哪方面更强,就在哪方面使劲好了……”

    搬了几次家,很多书都找不到了,我记得从95年开始在《运河》上发表诗歌,小说、杂文,这些都得益于刘祥老师,这么多年对我的稿子一个字都没有改动过。我几天找了找,只是找到了12本《运河》,里面都有我的文学作品。

    再有,就是在后来的《运河》杂志上,发表了我的批评文章“名家也有败笔时”。多年前著名书法家欧阳先生在给北京通州区“运河文化广场”的题字时用的是繁体字、简体字并用;从整体上来看“运河文化广场”六个字,欧阳先生是想用繁体字来写,因为从后两个个字来看写的是繁体字,但是,第一个字“运”,却写成了简体字,正确的写法应该是繁体的“軍”字,外边加上一个“走之”,最后形成繁体的“運”字。我特意查看了几部书法字典,都未见有把繁体的“運”字写成“运”字的。(见《中国书法大字典》第1384页)再有,欧阳先生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院名题字,“财贸”写成了繁体字,可“职业”二字却是简化字,给人以极不协调的感觉。

    我想,这绝不是欧阳先生不会写繁 体的“運”和“職業”这三字,只是因为太忙,疏忽了。然而,就是有一百个理由,作为一名著名书法家,实在不应该在文字上出现如此的错误,而为世人留下笑柄和遗憾,难道不是吗?!

    无独有偶。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为北京通州区“国防教育广场”的题字,被刻在了一块大大的石头上,油成了红字很是显眼。然而,文字却出现了问题,请看——他的本意是想全写成繁体字,因“国”字写的是繁体字,可“广”字却写成了简体;“场”字也不规范,繁写体的“场”,应该是左边一个“提土”,右边一个“易”字。而韩先生却把右边写成了“一撇一横”,底下一个“力”字,最后的字型成了“ ”,错!!!在此,有千人看、万人看的地方,共六个字,韩先生竟然写错了两个。还有2006年,韩美林先生为北京通州区潞河中学教学楼所题写的“潞河国际教育学园”,也出现了繁简并用的情况,“国际”的“际”,写成了简化字,正确的写法应该是“際”。(见《中国书法大字典》第1471页)

    就是这样的一篇实事求是的文章,刘祥老师力排众议,在《运河》上给发表了。刘祥老师亲自跟我说,因为发我的这篇文章,曾遭到了某个领导的批评,理由是;怎么能发这样的批评文章呐?呜呼!怪哉!

    我由此真心地为刘祥老师鸣不平,我知道他为此受了委屈,他要顶住多大的压力啊?我内心在自责:我干嘛要写这文章???

    如今刘祥老师走了,为他人做嫁衣的刘祥老师永远的走了!

    我的眼泪顺着眼角淌了下来……

    愿刘祥老师在天堂一切安好!

    愿刘祥老师在天堂安息吧!


后学:刘丙申
2020年3月27日于灯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8: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建山:我所认识的通州文人 - 人人访谈 - 人人论坛 - bbs.renrenwenxue.com
http://bbs.renrenwenxue.com/foru ... read&tid=1913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8: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资讯】郑建山:我所认识的通州文人 www.yidianzixun.com
https://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P0H5S0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8: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祥老师——我生命中的摆渡人(李延芳) - 散文原创 - 人人论坛 - bbs.renrenwenxue.com
http://bbs.renrenwenxue.com/foru ... read&tid=1913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8: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祥老师——我生命中的摆渡人/李延芳_人人文学网
http://www.renrenwenxue.com/html ... jiazatan/3645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1: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州运河文学一代宗师——刘祥 - 散文原创 - 人人论坛 - bbs.renrenwenxue.com
http://bbs.renrenwenxue.com/foru ... &extra=page%3D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1: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背影亦模糊,别路撒芬芳——忆刘祥老师(韩静慧) - 散文原创 - 人人论坛 - bbs.renrenwenxue.com
http://bbs.renrenwenxue.com/foru ... &extra=page%3D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3 17: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冬哭悼刘祥老弟挽联一幅:


    哭周祥,哭周良,今哭你溘然长逝,天妒英才,故土草木同悲;我无奈,我无助,昔日深情何处觅;


    写运河,写通州,你已经著作等身  飞鸟两翼,不忘后生才俊 。人爱之,人悼之!今朝泰斗哪里寻?

——李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