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荷花园 于 2015-7-26 00:23 编辑
故此我的初中三年几乎是在她的寝室度过的!我的非常闺蜜对你说声谢谢,谢谢你在我最美好的年华里一直都在。。。
这里应该还有一段的
快到毕业时,惜说我们结拜吧---尽管同学 的友情有时候很简单,很单纯,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像踏入春天的阳光一般,舒心;但我还是摇摇头,你自己已经有个亲姐姐了,后来她与另外个和我同名的同学结拜了,惜说那个同学自己也已经有好几个亲姐姐的。不过我觉得插香结拜只是一种形式,在心里我们早已是好姐妹了;有个男同学就说---她对你的那份情愫连我都羡慕!
就这样毕业后,我们少了联系,,甚至我连她在哪里读高中都没有问。我们属于一个镇只是不同村,想去也是很近的。 ----因此即便我上过高中--充其量只有初中文化,当时由于一味沉溺于小说,连正式高中都没考上;结果读的是农高,后来通过无记名投票,大家一致赞成考中专,这对我这个爱好文学的人来说无疑是判了死刑。所以在高中两年几乎是做“散工”的--班.团刊我全包了;甚至连第三次人口普查校长也派我去。就是说除了语文课认真听讲,其他时间一律用来看课外书了每当我看完一篇文章,自己便跃跃欲试。 这便是初中三年在惜那不用到处借书就有书看养成的习惯。81年9月28 市文学艺术界知名前辈胡今虚先生,应我校师生邀请,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海安农中进行《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讲座。 在他和物理老师的鼓励下,---不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辉自己的特长。于是就悄悄地向《青年一代》投写了《一个继母的命运》,并且第一次侥幸投中!那年我17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