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3-8-25 09: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鸽 于 2015-4-15 21:09 编辑

  东江时报讯 昨日下午,被誉为“楚狂人”的著名诗人柳忠秧做客本届南国书香节 “读领风骚”名家讲座。他以“岭南文化与惠州精神”为主题,与市民分享他对岭南文化与惠州精神的了解。
  柳忠秧介绍,他多次前来惠州,此前撰写了惠州城市文化主题词——— “东江东坡 罗浮西湖”,是源于他对惠州文化的热爱和痴迷。他说,走遍全省山山水水,发现最爱的是惠州。因为惠州非常幸运、很神奇地保护了她的名山秀水,并表示将落户惠州建立工作室。
  互动环节上,一位在校大学生提问,她称作为土生土长的惠州人,但对本土历史和文化感到很陌生,年轻的一代应该怎样学习惠州本土文化?柳忠秧介绍,以色列人平均每年看45~50本书,而中国人仅4~5本,所以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自己要多闻书香,多阅读、多学习,才不至于对故土产生陌生感。
  柳忠秧接受《东江时报》独家专访
  “诗歌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诗歌文体没有高下之分,形式是可以交替的。例如在日本,诗人既写现代诗,又写俳句以及和歌。因此,诗歌只有好坏之分,体裁没有新旧之别。
  谈写诗缘起
  从小学唐诗宋词
  柳忠秧认为,西方的传统是善于思辨,而我们中国相对缺乏,即在宗教哲学领域是个短板。从另一方面说明,虽然理性思维弱一点,但形象思维、情感思维很发达,所以中国号称东方诗歌古国、世界诗歌强国。柳忠秧出生地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所以他认为自己创作诗歌是一种传承。
  来自书香门第的渊源,也使柳忠秧具有不可代替的遗传因子,他的家庭数代人教书,父亲是语文教师。柳忠秧介绍,小时候家里是不允许喝酒打牌的,自己从小学唐诗宋词。
  虽然柳忠秧的父亲没有刻意让他写诗作词,但他认为自己写诗跟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
  谈写诗历程
  在飞机票上写诗
  柳忠秧从小学时代开始创作诗歌,但公开发表的第一首诗歌作品是在1985年上中学时,为庆祝首届教师节而创作。
  出来工作后,他并没有继续写诗。虽然不创作,但他没有中断读诗的喜好,一直关注诗歌的发展,并阅读了大量诗歌作品。
  当柳忠秧年至38岁,感觉就要“奔四”时,他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阶段性的反思。这时,他认为还是要回归文学,慰藉自我心灵,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写诗,做纯粹的诗人。这几年间,他创作了《岭南歌》、《楚歌》、《天下洞庭天下楼》、《天下江山黄鹤楼》等代表作。
  他曾在媒体的采访时介绍,他在飞机票和餐牌等能写字的地方都写过诗。记者问他为何时,他介绍,在创作长篇史诗时,常常会涉及几千年的历史和数百个人物,各种历史事件、文化遗迹、人物传奇会纵横交错,有时候脑子片刻间会产生火花,联想到优美的句子,但不可能哪里都有书房,所以会及时做卡片式的素材收集工作。
  谈何谓诗人
  诗人是心灵的歌者
  随着网络的发展,自诩网络诗人的写诗人也不少,诗人是个怎样的概念?柳忠秧认为,这是很难定义的,但有两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从诗人的角度看,诗人是心灵的歌者,就是说诗歌是人类文明塔尖上的光辉,是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歌颂的是最真切的感情、最博大的胸怀、最深邃的灵魂、最痛苦的感触。心灵的歌者,必须要有一定层面的歌唱,不是现在一些人所追求的低俗及简单的宣泄,创新并不是否定一切。
  第二,从汉字的组成来看,古代“诗”字是言字旁和寺字组成的,所谓“言”就是说要有深刻和优美的语言;“寺”就是讲经说法、参禅悟道之地,是宗教场所,是心灵气息的场所。从这个角度来讲,诗人的必备条件就是语言和思想。伟大的诗人一定是伟大的思想家,如果一个人的语言达不到要求,但文字背后所表达的思想不够真切、深刻、博大及丰富,也不可以说是一个好的诗人。
  谈诗歌体裁
  文体没有新旧之别
  有人认为,古体诗歌虽有回潮之势,但历史只会向前迈进。而现代诗歌目前虽处于低迷状态,但并不会被古体诗歌所替代。
  而柳忠秧认为,文化对一个民族而言,是生生不息、源源不绝的。任何一种文明,尤其是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不可能是“抽刀断水”,总有薪火相传的东西。诗歌没有绝对的新、绝对的旧。他认为诗歌文体没有高下之分,形式是可以交替的。例如在日本,诗人既写现代诗,又写俳句以及和歌。因此,诗歌只有好坏之分,体裁是没有新旧之别。
  谈诗歌前景
  当宏大事业来推进
  柳忠秧认为,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文化强国,诗歌这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大意义的文学体裁,前景会越来越广阔。从国家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从学术界到文学界,都非常重视诗歌的发展。
  让柳忠秧遗憾的是,目前出名篇的诗人比较少,诗歌创作队伍的水平还有待大幅度提高。但他对诗歌的前景非常看好,他身体力行地参与诗歌的普及工作,并希望通过官方和民间,以及诗歌同仁的共同努力,将诗歌的普及和传承当成宏大的事业来推进。
  知多D
  柳忠秧简介
  柳忠秧,著名诗人,祖籍湖北黄冈,客居岭南。云深书院山长,岳阳楼文学顾问,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特聘副院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化史诗创作的代表性人物,代表作有《楚歌》、《岭南歌》、《国骚》、《天下江山黄鹤楼》、《圣美大江》等。
  解读惠州城市文化主题词
  母亲河肯定排在第一位
  柳忠秧此前撰写了惠州城市文化主题词——— “东江东坡 罗浮西湖”。在接受《东江时报》记者专访时,他介绍了“东江东坡 罗浮西湖”的创作思想。
  他说,要用诗意的文字来表达这个主题词,母亲河东江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因为按照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观念,大河文明是最重要的,人类的一切起源中,水是最重要的。东江文化包括东征和东纵等,东征和东纵虽然从史学上来讲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毕竟还是东江文化所哺育的一朵浪花。而唯独把东坡独立,是因为其文学成就、文化贡献、精神品格对惠州文化影响深远,东坡文化可以说是惠州的精神高地、文教道脉。
  罗浮是道教名山,道家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对中国和全人类都有好处,过度挥霍大自然必然让后代遭殃。另外,惠州西湖不仅有苏东坡,还有许多名家,西湖成了惠州的城市名片。所以,柳忠秧认为“东江东坡 罗浮西湖”是对惠州城市文化的精美提炼。
  另外,柳忠秧表示,他还会分别提炼惠州精神和城市形象,再进行创作。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刘建威

真人游戏|电子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