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查看: 1684|回复: 0

去鸟居先生的故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1 14: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鸽 于 2015-4-15 20:26 编辑

这次在日本期间,因为安家瑶先生在日的缘故,国立奈良文化财研究院特意安排我们去德岛市访问著名考古学家鸟居龙藏先生的纪念博物馆。途中得知,安家瑶先生的父亲——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先生曾是鸟居先生在中国时指导过的学生。由于我在教学活动中为研究生开设有“中国考古学史”课程,而鸟居先生正是课程中经常谈及的考古学家,所以我对此行也充满期望。
我、安家瑶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汉唐考古部主任朱岩石先生一行由奈良文化财研究院的考古学者今井晃树和石田由纪子两位学者陪同,从大阪出发前去德岛,途中经过神户、淡路岛,跨海去四国地区,再到达德岛市。途中可以眺看壮观的海景,淡路岛有不少建筑造型典雅的农舍和植物茂盛的农田,点缀于山坡上下,沿海一面则是城市景观,这里的温泉、海景和清新的空气吸引着诸多的游客。
德岛市带着淡淡的热带风情,街景明媚,与奈良相比,多了一些新颖和时尚。在去德岛县立博物馆时,有鸟居先生的族人鸟居贞义先生热情驾车引导。德岛博物馆选址十分优美,后依青山,前对长溪,闹中取静。博物馆所在称“文化森林综合公园”,除博物馆外,附近还有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等,形成一片充满人文气息的建筑群。

日本德岛县立博物馆

馆长大原贤二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博物馆的情况,并赠送有关鸟居龙藏先生的资料;德岛县立鸟居纪念博物馆主任冈山真知子带领我们参观博物馆的自然史、文化史和化石展三个展览,让我们了解到德岛县从旧石器时代以来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情况,其中弥生时代的铜铎、古坟时代的铜镜、蓝印花布工艺(蓝染)、古代水银开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对德岛市的大轰炸及造成的巨大破坏和德岛市美丽的自然景观资源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双方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安志敏先生在1949—1945年读大学时就以考古学为志向,大学毕业后经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和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齐思和先生的介绍,与当时在燕京大学任客座教授的鸟居龙藏先生相识。时安志敏先生20多岁,鸟居已70多岁,两人可谓忘年之交。安先生常去鸟居家求教,另也为鸟居先生的生活增加了乐趣,他们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由于经常来往,安志敏先生和鸟居的女儿、外孙女等也很熟悉。后鸟居先生回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安志敏先生才有条件到日本拜谒鸟居先生的墓地,并在德岛县做过演讲。鸟居先生的子女曾协助鸟居做考古研究工作,而安志敏先生有家瑶、家媛两位子女从事考古工作,这方面同样受到鸟居先生的影响。


鸟居先生很早就在中国开展考古田野工作和研究及教学工作,是开展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先驱,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做田野考古是很艰难的,但鸟居先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今天由于时代的进步,开展考古学的条件不知比当年好多少倍,所以理应发扬鸟居先生的科学精神,取得更大的成绩。
德岛县立博物馆馆长大原贤二先生表示,鸟居先生作为德岛的考古学名人,是德岛的骄傲,他在日本东京大学时,曾5次去台湾考察,许多资料留在了东京大学;他收藏的民族学类文物,许多都保存在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目前只有一部分藏品与文物资料收藏在德岛县立博物馆。总的看,鸟居先生的资料比较分散。今年,计划在德岛县博物馆内设立鸟居先生的专题展馆,而目前的纪念博物馆馆址在鸣门市,离德岛市有一段路程,交通不太方便,研究工作和陈列展览等都无法很好地展开。他说,台湾的宋文薰先生作为鸟居去台湾考察时的同行也曾来德岛市访问和演讲。安志敏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曾二次来访,加强了中日两国之间考古与博物馆界的友谊。现在德岛县人民和其他地方的游客参观鸟居先生陈列博物馆后,都为鸟居先生的科学精神所感动。

安家瑶、朱岩石、今井晃树、石田由纪子等与德岛县立博物馆馆长等坐谈

鸟居先生曾先后在日本、中国、韩国、南美等地进行考古学和民族学调查研究,根据有关资料,我们可以列出他与中国有关的考古和民族学工作:
1895年8—12月  由东京人类学会派遣到中国辽东半岛调查;
1896年夏天  往台湾作第一次调查,调查地主要在台湾东海岸一带;
1897年10—12月,往台湾做第二次调查,调查地在红头屿一带;
1898年7—12月,往台湾做第三次调查,调查地是在本溪以南地区;
1900年1—8月,往台湾做第四次调查,调查地在台湾中南部地区;
1902年7月—1903年3月,在中国西南地区对苗族、彝族开展调查;
1905年9—11月,在中国东北地区作学术考察;
1909年3—5月,在中国东北地区作学术调查;
1926年秋,在中国山东省做学术调查;
1927年8—10月,在中国东北做第4次学术调查;
1928年4—7月,在中国东北开展第5次学术调查;
1931年春,在中国东北开展第6次学术调查;
1932年7—8月,在中国东北开展第7次学术调查;
1933年8—12月,在中国东北开展第8次学术调查;
1935年11—12月,在中国东北开展第9次学术调查,并在华北地区做学术调查;
1938年秋,在中国华北开展辽代、宋代遗迹调查;
1939年8月,就任北京燕京大学客座教授;
1940年,在中国东北开展辽代画像石墓(帝陵)、山西省云冈石窟及山东省一带等进行考古调查。
1951年,在燕京大学退职,当年12月回到日本。
1953年,在东京去世。
鸟居先生的一生是孜孜于考古学及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一生,就中国学术而言,他对台湾民族学、人类学、中国苗族、中国东北地区民族学及考古学、辽文化考古等都有突出的研究成绩。
在冈山真知子及德岛县立博物馆人文课长高岛芳弘、鸟居纪念博物馆事务主任石尾和仁及鸟居先生的族人鸟居贞义、鸟居乔等陪同下,我们前往鸣门市参观鸟居纪念博物馆并拜谒先生墓地。馆中陈列有鸟居先生生平事迹、学术历程,特别是他在中国所做的考古学和人类学工作,经过各类实物与文字的介绍,可谓历历在目,让我了解到考古专业发展的许多细节,也增加了对考古前辈的敬意。

位于日本鸣门市妙见山山顶上的鸟居龙藏纪念博物馆

一个伟大的学者可以开辟一个领域,揭示一段人类未知的秘密,创造一个文化的高峰,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增添一份非凡的贡献。鸟居龙藏先生虽然是日本的考古学者,但他的研究视野却是亚洲甚至是整个世界。他虽然长眠于日本妙见山,但他的学术生命却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而保持着永远鲜活的状态

真人游戏|电子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ゥ彩| 六合投ゥ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ゥ乐ゥ城:顶级信用ゥ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