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影孤舟 于 2016-1-13 12:06 编辑
2016“诗歌春晚”应征原创作品 人间只有一炷香那么辽阔 文/胡云昌
衣不栖尘,佛光不染尘心,人间只有一炷香那么辽阔。 ——题记
一 木鱼声垒砌一座高山,敲亮了明月 衣不栖尘。一粒佛珠就是一位故人
低处的民间,埋着尘世磅礴的烟火 举头三尺的光芒,让尘埃看清自己贫穷的影子
经卷里,住着原版的佛光 悲悯之心,是一座山安身立命的根
生活不断掏着一个人的痛,搬空了内心 禅音最接近尘世。人间只有一炷香那么辽阔
二 夕阳游进了黑夜,鱼一样途径一缕炊烟 有人在落日里磨刀,也磨他的骨头
这一炷香拴过我的马蹄,接近民间的灯光 从风雨里裁剪日子,像一盏油灯一样活着
在菩提树下摊开自己。不管烧多少香 许多少愿,磕多少头,肉身于尘世,都命薄如纸
佛隐在尘世的废墟后面,坐观红尘,沉默不语 我埋首整理自己的刀口,皈依一刃明晃晃的寒意
三 上善若水。人们就把水握在手里 像把生活安放在菩萨安详的“南无阿弥陀佛”里
贪心的人,挑水也要把水中月一同担走 垂钓许下的愿。佛也会在鱼钩上安放一些沧桑
人人都想从菩萨的眼神里,舀走一瓢幸福 有谁知道菩萨的香火里,早已积满了灰尘
路过的春风,也想伺候佛学 佛反对风尘。但赞扬风,歌颂尘
四 一个人用竹篮打水,人生空了 水还是水。贪与欲,都是短命的鬼
一个人许下的愿,或许漏洞百出 佛也有一炷打盹的时间,香火不得不自欺
牵扯到人世间的善与恶,佛也有偏头痛 关于香客纠缠不清的欲望,菩萨也会理还乱
小和尚的青春期,还没有理出头绪 寺外,一枝红杏出墙的姿势,层出不穷
五 木鱼声形迹可疑,香客预感到佛已经在路上 神也有生死不明的时候,化缘人才知晓来龙去脉
寺庙里的炊烟依然忙碌,出家人的生活也需要打理 诵经念佛就是把内心的欲望拿出来,防止它误入歧途
残局困人。悟透了禅,佛就会慷慨放人 风花和雪月就像两个无赖,在墙外一直等红杏
佛光不染尘心。草根隐含令人敬畏的韧劲 经卷旁的瞌睡,是佛的一场大静与寂寞
六 命运,已被人暗中做了手脚 不明真相。闪电是来找大地复仇的
命是我们臆造的,在无中生有里寻找真相 注定只有一种结果: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但我们还是魂不守舍。于是,人和房子都空了 神要我们言听计从。那么神又听命于谁?
天堂与地狱要握手言和?大地的悲悯是不是已无路可走? “我佛慈悲”是不是一句诳语?这些犯上作乱的想法,就此打住
七 谁都不会一语道破尘世的玄机。揣着明白装糊涂 站在尘世之外,佛自言自语:天机,不可泄漏
我们许下凭空捏造的愿,佛也会虚与委蛇 佛有时也会捉襟见肘,人更不可恶意透支
世事本无常。拜佛是在找一个活下去的充分理由 佛不可能推倒所有的南墙。所以,该撞的墙还得撞
别记恨佛。肉身在世,就像磨刀一样 年龄越磨越厚,命却越磨越薄。与红颜无关
八 宿命里的和尚,撞宿命里的钟 时间与节奏也是宿命的:过一天,撞一天
从不迟到早退,在钟声里落实自己的余生 这宿命里的穷途末路,在木鱼声里漫不经心的过
不管人间枯荣,内心却有莫名的深渊 像佛龛里的灯盏,无法预测油尽灯枯的轻或重
遇上了暗无天日,我们才相信属于自己的宿命 开始拼命的祈祷,心慌得许下了一地鸡毛的愿
(原创作品,创作于2015年11月23日)
作者:胡云昌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华西路4号巴渝都市报社 邮编:408000 电话:023—72885697(办) 13638226919 邮箱:1303559912@qq.com QQ:1303559912 作者简介:胡云昌,男,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巴渝都市报社评论员、主笔、编辑。诗歌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诗潮》、《诗歌月刊》、《青年文学》、《北京文学》、《环球人文地理》、《西部》、《重庆文学》、《山东文学》、《贵州文学》、《江苏文学报》、《华语诗刊》、《青年月报》、《重庆日报》、《扬州日报》、《东营日报》、《巴渝都市报》、《长江诗歌》、《诗中国》、《中国诗乡》、《齐鲁诗歌》、《北京诗人》、《同伴》、《群岛》、《国风诗刊》、《三峡诗刊》、《几江诗刊》、《乌江》等报刊。曾获得中国诗歌学会主办的苏州“渭塘珠宝杯”全球华语诗歌大赛一等奖、《星星》诗刊主办的“中国·红豆绒杯”当代爱情诗大赛一等奖、山东省作协主办的“兵圣之光”全国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扬州“龙行大运—运河申遗”全球中英文大赛征文一等奖、山东“齐商银行杯”黄河口情诗大赛一等奖、浙江省作协主办的杭州“运河南端·水韵拱宸”全球主题诗歌大赛银奖、《星星》诗刊主办的“阳光米易杯”全国诗歌征文大赛二等奖、《诗潮》主办的“自强杯”全国残疾人题材诗歌大赛二等奖、“千古风流扬州城”海内外诗文大赛二等奖、第二届叶县“金牛足杯”全国散文诗歌大奖赛二等奖、2015“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现代诗歌二等奖、2015年“弘扬石文化·共筑海丝梦”全国征文大赛诗歌类二等奖、中国诗歌学会主办的首届“中国诗河·鹤壁”全国诗歌大赛三等奖、《诗刊》社主办的山西·永济第四届“鹳雀楼杯”诗歌大赛三等奖、《文学报》主办的“海丝茶·观音韵”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等各类诗歌征文奖项数十个,连续获得第十七届、十八届重庆新闻奖,作品入选多个选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