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3-9-12 14: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走进广州市文明路215号的广东省博物馆,除了大钟楼之外,已经见不到什么旧建筑了。过去在大钟楼以东、越秀中路以西有一座绿色的两层小洋楼———华侨堂。因为大楼由泰国华侨张成捐资兴建,人们又称其为张成楼。

  华侨堂何时建成,确实时间已无从考证。据一些省博老馆员回忆,华侨堂作为旧中大的早期建筑之一,大楼墙壁上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张成楼”三个大字,旁边有说明文字,讲述大楼建设始末。又据现居住在纽约的西堂老邻居黎梦雷先生回忆,华侨堂是1933年的建筑物,当时专门兴建此楼作为华侨学生宿舍,所以叫它做华侨堂。

  旧中大校园以大钟楼为中轴线,东、西二堂分居左右,东堂前是华侨堂,西堂前也有一栋二层小楼叫做南斋,景致美丽,对称雅观。1938年,东堂毁于日军空袭,于是中大东侧仅存华侨堂。1959年,广东省博物馆筹建时,大钟楼、华侨堂归入省博,大钟楼因有鲁迅住过的宿舍,故辟为鲁迅纪念馆。省博在东堂原址上建一展览大楼,华侨堂成了省博的招待所和小礼堂。1991年,省博为建新馆将旧展楼和华侨堂全部拆除,可惜当时华侨堂墙上的石碑却没有留下。

  值得庆幸的是,摄影家刘谷子在华侨堂拆毁前拍了1张颇为清晰的黑白特写。于是画家曹讚根据刘先生拍的照片和小时候自己在省博大院玩耍所留下的印象,画了油画《华侨堂》,76年前的这座中西合璧的小洋楼由此重现。(崔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