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3-9-12 14: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过摸清家底,此次南京共疏理出了3000多处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相比第三版时确定的1300多处,有大幅提升。

  “过去,保护的眼光都盯在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文物古迹上。现在,我们把地下的文物古迹和民俗民情、文学艺术、老字号名店、名人轶事、传统商业街、名小吃、工业遗迹等都纳入了保护范畴。”童本勤说。

  从单纯的文物保护单位扩大到其他文物古迹,从历史文化街区拓展到一般历史地段,从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版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现出了对历史文化资源“应保尽保”的态度。

  据介绍,该市已对这些资源建立了数字平台,规划、文物等主管部门联网查询,以便规范管理。藉此,城市的隐性文化将作为规划的“神韵”、“特色”,生存、延续和发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