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3-9-11 13: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楚雄风、酒都花乡,河清湖秀、生态乐园。”翻开宿迁历史文化文本,五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千百年来,宿迁人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用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品种珍稀、风格独特、价值较高、影响颇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宿迁自己的特色文化。如皂河龙王庙行宫、项王故里、真如禅寺、泗阳云渡桃雕、沭阳桑墟纸牌、泗洪大柳巷玉带折、宿迁琴书、淮红戏、淮海戏、霸王锣鼓、王官集落子等,这些无不闪耀着宿迁地区独特的文化艺术光辉,世世代代为人们传承和颂扬。

  “特色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愈来愈受到普遍关注,已成为不同地域的形象名片。“十一五”以来,我市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去认识和推进。2011年,市委、市政府相继发布《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和《宿迁市文化强市建设59个项目》等一揽子文件,全面部署加快宿迁文化建设特色化进程的工作方案。更重要的是,市第四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推进“七化进程”,其中的一条就是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特色化。

  传承西楚文化 打造宿迁品牌

  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积淀的西楚文化,是宿迁人民的精神瑰宝,也是宿迁的城市神韵所在,而项羽无疑是宿迁作为西楚文化之城最有力的形象体现。

  为了进一步叫响西楚文化品牌,自2008年以来,我市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宿迁西楚文化节。这一带有强烈宿迁本土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在市内外迅速掀起一股“西楚文化风”。 文化节上,龙舟风筝竞西楚、楚河汉界弈西楚、古韵新声咏西楚、好戏连台唱西楚、群贤毕至论西楚、擂台举鼎振西楚、骆马渔火映西楚、文化产业兴西楚、巧夺天工绘西楚和虞姬丽影靓西楚等活动把宿迁地方特色文化的亮点更好地展现出来,充分体现出西楚文化浓厚的地方性和群众性。作为推动文化宿迁建设、提升宿迁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节庆活动,西楚文化节已成为“有内涵、有创意、有亮点”的宿迁文化品牌。

  来宿迁旅游的人,无不想瞻仰一下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项王故里。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英雄,项羽无疑是宿迁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西楚文化也因此成为宿迁最响亮也最急需打响的文化品牌。去年9月份,市政府正式成立项王故里景区建设指挥部。市委书记缪瑞林对项王故里景区建设高度重视,多次对景区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景区建设要围绕打造独具特色的区域性文化,凸显项羽这一历史人物,充分挖掘内涵,展现文化特色;要按照一流的规划设计、一流的运营管理、一流的想象展示“三个一流”标准,把项羽的故事、虞姬的故事、楚汉的故事、梧桐巷的故事以及宿迁的故事,讲好、讲活、讲透,为项王故里景区提供充实而丰富的内涵。

  在市委副书记、市长蓝绍敏带领下,在景区前期工作推进中,建设指挥部采取一天一调度、一周一会办的推进机制,无论是方案策划、规划编制,还是征地拆迁、土地收储都创造了令人赞叹的“项里速度”。2011年12月30日上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项王故里景区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超过30亿元。项王故里景区规划以项王故里为核心,在保护项王故里、杨泗洪墓、三皇庙石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充分放大项羽的名人效应,着力打造以城市商业、文化、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助推城市旅游业、三产服务业快速发展。

  走进项王故里景区施工现场可以看到,梧桐巷、游客中心等建筑已经具备雏形,工人正在工地上紧张地施工。预计工程将于6月底完成建筑主体封顶,9月份全部完工并开园。项王故里景区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介绍,当前,项王故里景区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其核心景区开放运营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弘扬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家园

  “楚风水韵,生态绿都”。宿迁,自然生态环境独特,是我国唯一一个拥有“两湖”(洪泽湖、骆马湖)、“两河”(古黄河、运河)的地级市。围绕两河两湖湿地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做文章,是彰显宿迁地域特色文化的又一个亮点。

  行走在五月的宿迁大地,无处不见大块大块的绿色,洪泽湖边莲藕清香,保护区内白鹭纷飞,“烟波水世界,绿色梦田园”是它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泗洪投资1200多万元,围绕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打好“名人、名水、名鸟、名景、名食”五大品牌,先期建成的“荷风渔歌”、“桃霞烟柳”、“杏花春雨”、“寒波飞鸿”等老景点与正在建设中的洪泽湖穆墩岛生态旅游和湿地万亩荷花塘、百种荷花观赏区及二嘴湖5000亩生态珍珠养殖观光园等,使165公里长的湖岸线成了一条亮丽的翡翠玉带。一个吃、住、行、购、游、娱六大要素俱全的生态旅游产业正在洪泽湖畔崛起。

  如今,已全面建成对外开放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洪泽湖湿地公园每天吸引近千名游客来这里赏荷、观鸟。水车体验区、湿地芦苇迷宫、垂钓中心、卡丁车赛场、真人cs基地、水上运动中心、渔家捕鱼体验区等一大批新兴景点让游客流连忘返。

  “汇聚运河古文明,打造运河新文化。”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运河文化城已经成为人们来宿参观考察的首选景点。历史上的宿迁因运河而兴,流淌千年的运河水哺育了一代代宿迁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运河环境的整治力度,使京杭大运河宿迁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2011年11月,以运河文化为背景的江苏运河文化城在宿迁正式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180亿元,是我市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项目,项目突出文化、旅游、创意功能。

  宿迁的水好,更带来了馨香醇厚的人间佳酿,洋河大曲与双沟大曲跻身中国名酒的行列。一个地级市有两只种酒被评为国家级名酒,在全国是罕见的。酒文化是宿迁最重要也最具魅力的文化名片。近年来,我市全面展示以洋河、双沟为核心的酒文化,推动宿迁中国名酒之都建设。同时不断发展洋河酿酒工业旅游,以酒文化提升宿迁品牌效应,推动酿酒业的大发展。去年10月份,第七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在宿迁成功举办,宿迁展园以“绿醉酒都”为主题,园中高度为9.6米的“爵”形具象化雕塑,充分展示了宿迁丰富的酒文化,更好地彰显了宿迁生态文化。

  建设创业文化 引领发展潮流

  “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经过十五年的潜心培育、精心打造,创业成为流淌在546万宿迁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创业创新成为宿迁这座新城刚健昂扬的文化标识,创业文化成为宿迁区域特色文化中最灿烂厚重的底色。

  2006年,市委、市政府为推进“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全民自主创业,实现“创业富民”、“创业兴市”的目标,作出了开展创业文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和每年举办一届创业文化节的决定。短短六年,一年一度的创业文化节不仅逐渐发展成为宿迁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更帮助老百姓走过了一条从想创业到敢创业,从会创业到创大业的变迁之路。

  一年365天“想看就看”的宿迁创业文化网,被誉为宿迁人创业文化“免费午餐”。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和“创业前沿”、“创业明星”、“创业讲坛”、“创业政策”等栏目亲密接触。创业文化节是宿迁创业文化建设的“重头戏”,2006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六届,“连续剧”精彩纷呈。在去年11月初举办的第六届创业文化节上,“创业嘉年华——全民创业成果展销会”、“创业面对面——宿迁财富论坛”、“创业群英会——‘赢在宿迁’2011青年菁英创意创新大赛”等活动,让创业激情在更多宿迁人的胸间回荡。

  六年来,广大干部群众创业激情有了新的激发,企业理念有了新的提升,创业本领有了新的提高,创业环境有了新的改善,创业实践有了新的拓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敢于创业、善于创业的先进典型,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形成了全民自主创业的浓厚氛围,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推进创业文化建设,符合宿迁地域文化的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了创业文化适应创业实践发展需要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挖掘宿迁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文化之城。当前,宿迁特色文化建设已经全面开启,正朝着建设文化服务设施齐全、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体制活力迸发、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强市目标迈进。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宿迁必将建设成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城市、生态文化领先城市、创业文化先导城市和区域文化特色城市。(记者 王国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