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3-1-13 18: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之晓白 于 2013-1-13 18:17 编辑

                                        浅谈汉英互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东之晓白


摘要:翻译活动涉及到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门类的不同,学科的差异在翻译活动中却体现相同的意义,也就是在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的活动。活动本身是积极有意义的,但翻译工作者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技能以及自身的素养来进行翻译是决定翻译活动是否成败的关键所在。积极地认知翻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每个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翻译   互译  问题

   
       无论是英翻中,还是中翻英都是将一种语言通过个人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将其转换为最符合另一国文化和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的语言。
     从玄奘的西经引进到汉文化的输出,开启了中外语互译的先河。他将中国的文化通过翻译的方式传递到异国,又将外国的宗教文化带到了中国,至此中外文化的渗透具有了实质性意义。

       严复先生非常强调“信、达、雅”的翻译理念。所谓“信”就是忠实原文,在翻译中要尊重原文的含义;“达”则是在翻译活动中使得原文意义翻译得最能符合原文本意。只要从事过翻译工作的人,无论是笔译口译,无论是中翻英还是英翻中,都要将自己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最大程度地体现在另一重语言中,而不是字字对应地进行生硬的翻译。

    翻译活动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并非字面对仗的被动思维。要想最佳地体现原文的含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领会原文意思

    译文是一项思维活动在文字和语言上的体现。无论是口译笔译,都离不开对原文含义的揣摩和领会。中文和英文分属不同的语系,而且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做支撑,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在文字表面上有时具有鸿沟效应,所以用中西文对应的翻译方式势必会使得原文的含义轻则偏差,大则出现歧义和反义,这是最要不得的。翻译中,无论是涉及公共内容的文章还是科技文章都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和文化来做支撑,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文字进行分析和理解,进而用较为达意的语言进行中英文的互译,由此而得到的译文才有可能是最符合原文意图的文字;

二.避免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是翻译活动中最容易碰及的红线之一。它是翻译中最容易导致译文出错的原因。中文和英文很难有一一对应的文字,而将“竹子种在胸中”的译法已经成了翻译实践中的笑谈,让翻译工作者对翻译活动中的望文生义产生了警惕。但文化背景和知识上的欠缺,最重要的是在翻译活动的认识上的差异,许多翻译却闹出了诸如“油炸齿轮”的笑话,可见翻译活动中望文生义的毛病是不能经意避免和克服的,而是需要在翻译实践中不断进行钻研和认识,在不断提高翻译修养后才有可能避免的问题。翻译者要从字面的含义理解上找出对应语种中可以达意的文字,并用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这才是一名合格的翻译所应具备的翻译技能;

三, 翻译中要以思维逻辑和常识来支撑译文的正确性

    翻译活动中,从思维到文字落定纸面,无不涉及逻辑性。可以说逻辑思维是指导思维活动最好的规线。离开逻辑的思维,一篇文章,一个句子就会变得思维上支离破碎,甚至文不对题。逻辑思维包括字面的,也包括背景与文字(或口语)的直接关系,在一定的背景中,将逻辑关系理顺实质上就是把文字的意义理顺。翻译工作者莫忽视逻辑思维对翻译活动的指导作用。口语翻译中,一个简单的单词代表一个完整的含义靠得就是逻辑思维,是主观思想将一定的场景在时间、意义、结果和时空等方面对接后的产物。一定情况下,有经验的翻译工作者一定是具有良好逻辑思维的翻译工作者,所以在翻译工作中切莫忽视逻辑的拐杖作用,尤其是在科技翻译活动中。

四.避免科技翻译中字词的直译

    科技翻译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进化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的必要的社会活动。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是人类的共识。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自己的国家,或将本国的先进技术传到国外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所以引进和输出都需要一种媒介的支持,那就是文字和语言翻译。科技翻译涉及翻译工作者对技术的了解。脱开对某一学科的认识和学习,翻译中就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而技术是精细的东西,丝毫的偏差都会酿起大祸。所以科技翻译更需要在字意上准确。字意的含义并非是随便对应的含义,而是在技术层面上对应的意义。否则,一个词中错一个字都会引发巨大的偏差和错误,从而导致翻译活动的失败,使得翻译不是技术引进的桥梁而是成了技术错偏的祸首,这是翻译中特别要注意的事情;

五,文学翻译的一般要求

    文学翻译更涉及到个人文化素养对文字的理解和阐释。很好地理解和阐释原文可以使得译文通顺流畅,诗歌韵味和含义十足,否则,既没有正确的理解和感悟,又没有较好的文化和文学功底是不能胜任文学翻译这一工作的。

    文学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历史知识。诗歌翻译还要注意韵律的掌握,在汉语和英文在转换中努力找出既能达意又合韵律且十分具有美感的文字,这才是诗歌翻译中的上品。所以,翻译工作者既是文字工作者,也该是多面手。文学翻译工作者必须以文化和知识的厚积来适应各种翻译活动的需要。
    由此看来,翻译工作是一项学无止境的专业,需要我们以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适应和掌握这项活动,并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使之做得更好。



                                                                                                                             ----完稿于2012年11月1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