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3-6-26 17: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鸽 于 2015-4-15 20:36 编辑

                            太行文学今年第2期编后絮语
    这一期的主体部分是“新散文专辑”。这是本刊近年来首次在超出本土的一个大的范围选稿,为的是反映汉语散文创作的最新状况。本专辑的编选工作主要由河南大学刘军先生来完成。刘军笔名楚些,多年致力于新散文的倡导,评论和实践。
    “新散文”是出现在九十年代的一个概念,或者说它是对九十年代以后散文创作中的一些新的现象和新的文本要素的概括,因为它所概括的范围非常广大而繁杂,“新散文”与其说已经成为了一个学术的概念和分类,不如说它仍然只是一项呼吁,一个探索,一种文本的实践。但它是如此具有诱惑力的一声呼唤,以至于历经20年还未休止,以至于出现了80后一代的“新散文”。
    “新散文”当然是对于传统散文的反叛和对抗。传统散文的文以载道,起承转合,境界经营,形神之说,性灵情志,短小精悍等一系列的规制,全都是“新散文”所要突破的樊篱;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界限,虚构与非虚构的分野,功能性对于审美主体的约束,也都是“新散文”所要反抗的对象。总之,“新散文”企图创建某种新的散文形制及其意义,笼统地说,“新散文”强调散文的审美本体性,强调文本的解放和创新,力求在一种具有解放性的文本之上自由地书写个体的独特生命体验,以及对于历史、文化、自然、社会的全新认知和感知。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真正的“新散文”并不像看起来这么数量庞大——新的事物总是少的,等它多起来之后就不成其为新了。但是,这并不成为其令人疑惑的理由,如同匕首一样,尖端是可以决定性质的;第二,“新散文”的观念已经对散文的整体风貌形成渗透式改观,实际上“新散文”与传统散文从一开始就是相互渗透的,正如过去与未来相互渗透于现在一样,而且毕竟“新散文”从未打算成为散文领域的达达主义;第三,“新散文”叙事的内在视点到底建立在哪里?这是值得探究的。把这一问题具体化,指的就是散文里面人称的变化。如果说小说是第三人称的,诗歌是第一人称的,散文究竟是用的哪一个人称在叙事?过去无疑用的是第一人称,那么现在呢,“新散文”呢?“新散文”还用的是第一人称,至少从表面看仍然如此,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个“我”变得比那个“我”不一样了,微妙起来了呢?如果散文用全知视角叙事,是落入了窠臼,还是扩大了表现范围?散文的意义是必须内蕴于某一人称之中,还是像一款文化象征物那样可以提溜出来加以“零度叙述”般的展览?如果尝试使用第二人称,使散文偏转于一种对话的性质,又会如何呢?


真人游戏|电子游戏|足球篮球|时时h彩| 六合投h注| 网络赚钱去SO娱h乐h城:顶级信用h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7: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鸽 于 2015-4-15 20:37 编辑

既然是文学阵地就该不断引入一些文学理论,尤其是新的.

真人游戏|电子游戏|足球篮球|时时ё‐彩| 六合投ё‐注| 网络赚钱去SO娱ё‐乐ё‐城:顶级信用ё‐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