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4-9-12 21: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持:汪  漪
嘉宾:孙玉良

【身影人物介绍】
    孙玉良,男,1968年9月出生,河北任丘人,中共党员,河北师大中文系专科毕业。先在河北省任丘市惠伯口乡政府工作,任通讯员、统计员;后在河北星火集团工作,任分厂厂长、工会主席、销售部经理职务,爱好写作。孙玉良靠写博成名,同时也引起了传统媒体的关注,作品散见于团中央《中华儿女》杂志、<百家讲坛>杂志、《中外文摘》杂志、《青年文学家》杂志、《南方》杂志等。
    孙玉良,先后担任过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副总编审、河北中小企业杂志社记者、17xie网站社科版主编、江山文学网顾问、海南网远观访谈录顾问、北京鸿儒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主编、广州日报特约文化时评人、广东东莞仁朴文化传播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北京海翰智慧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任丘市广播电视局特约评议员、任丘市边渡口村党支部副书记等社会职务,荣登2007年新浪文化博客名人榜,2008年人民网“两会”特别报道、“博”在两会“百名博友名录”成员;2009年江山文学网名人堂,2010年光明网名博推荐榜、人民网文化博客名博推荐榜、强国博客十大文化热文榜(亚军)。在由海南网远观访谈录和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2010年度人物风尚人物评选中,孙玉良以绝对优势获2010年度风尚先生称号。

汪漪:身影人物,榜样力量。这里是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优秀活动案例”-榜样人物大型影视系列专题《身影》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汪漪,欢迎你来到身影在线接受我们的采访。
孙玉良:主持人好,身影在线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
汪漪:近几年,博客像雨后春笋般崛起,博客、微博,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扫荡着世界,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当看到你的资料, “中国农民第一博” 我非常好奇,你的博客创下了年点击量超过一百四十多万,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一点也不稀奇,但作为一个种地的农民来说就真的很不容易。你能给我们说一说当初你开博的初衷吗?
孙玉良:说起来这是六年前的事了。在开博之前,我曾是河北星火集团的销售部经理,由于沉重的工作压力和其他原因,我不幸于2005年底得了脑血栓,那年我才38岁。在医院的日子里,我反复思考,自己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假设:假设这次我因病死了,是不是死了比鸿毛还轻?本来当一个作家或记者,是我少年时的理想。但生活被日子逼着走,之前的日子里为了谋生无暇写作。我在想,这样活着值不值?住院九天我想明白了, 人活一辈子,总得给后人留下点什么,才有意义。什么东西可以千秋万代呢?是思想。一个人的伟大有两种,一种是他的思想伟大,让后人受益,比如孔子、老子的思想;一种是他的行为伟大,如岳飞的精忠报国,上阵杀敌。所以做好事,做好人,从生活中悟出思想,把这思想的经验流传给后人,才是最有意义的事。而文字,便是传播这种思想的载体。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在病床上我才体会到其伟大意义,于是出院后我做出了人生转轨的重大决定:辞去河北星火集团销售部经理职务,开始新的生活。我到沧州闻达电脑学校学会了使用电脑,于2007年3月22日在新浪开了博客,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汪漪:每个人的成功之路虽各不相同,但我们知道,生活中,每一次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必须要付出努力,坚持不懈才行,甚至还会有一段夹杂着泪水和汗水的艰辛历程。据说你开博前也有许多的苦衷,有不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能和我们说一说那段经历吗?
孙玉良:我写博起初只是为了消遣,因为我身体不好,养病期间医生嘱咐不让干这,不让干那,在农村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我这个人一不打牌赌博,二不爱好吃喝玩乐,所以文字就成了我的最爱。要说苦衷,就是写字不能挣很多钱,影响居家过日子,所以妻子有些不理解。农村中玩电脑一般被人们理解为玩游戏,属于“不务正业”。后来我在网上做一个网站的兼职编辑,通过一个朋友介绍做一个报纸的评论员,加上写写软文什么的,每月能带来一千多元的收入,就这样坚持下来了。
汪漪:对于年轻人来说,有时候高考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它总是承载着太多的梦想和希望。当年你高考落榜,但你并没有沉沦,而是通过自学取得中文系专科文凭,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些你在自学道路上的艰辛吗?
孙玉良:当年我高考落榜后上的是河北师范大学,参加自学考试的那一种。另类自费生吧。家里没有钱,我记得第一学期父亲给了我四百二十元钱,一百二十斤粮票,作为我半年的生活费。但不幸的是钱和粮票很快被盗了,不只是我被盗,我们班很多同学都丢了东西。更不幸的是我丢了钱不说,还被同学怀疑是小偷,几个同学联手揍了我一顿,报了案才被公安人员洗清了我的冤枉。你说我当时冤不冤?我记得被洗清冤枉时嚎啕大哭,震天动地的哭。那时没有电话,我不敢写信告诉家里,石家庄本地的几个同学可怜我,让我到他们家吃饭,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啊,幸亏一个同学的父亲给我介绍了一份工作,使我得以勤工俭学,白天上班,晚上抄同学笔记,渡过了难关。
汪漪:毕业后,你虽然有文凭,到处投靠无门,被大多数单位拒之门外,但你并不气馁,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你给时任任丘市市委书记高慕娟(现已去世)写信求救,令你没有想到的是,高书记收到你的书信后给相关部门批示“请酌情解决”。后来,相关部门确认你的情况属实后,安排到惠伯口乡文化站,当了一名通讯员。由此开始,你坎坷而有意义,精彩而传奇的生活逐渐拉开序幕。
孙玉良:是的,原以为毕业后像别人一样能找到一个铁饭碗,但现实离理想太远了。那时大学生还少,中学教师中高中毕业的甚至初中毕业的也有不少,但我这个大学生连当个代课老师都不行,人家不要。从那时我才知道,芝麻大的事也需要走后门的,不然寸步难行。我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别说走后门,头脑里连怎么走后门的概念都没有,所以一次次的找工作都失败了。万般无奈之下我给当时的市委书记写了求救信,述说求学之艰难,痛陈用人之时弊。没想到高书记收到信后,给当时的惠伯口乡党委书记李阳光批了几个字,让他调查后酌情解决,李书记接到信后和当时的乡党委副书记王国生到了我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张通乐家接待了我,一番考察后拍板让我到乡文化站做了一名通讯员。在乡里工作的五年时间里,我由于工作努力几乎年年获得任丘市先进工作者称号,但由于性格耿直、不会办事始终没有得到转正机会,一直享受“临时工”待遇。于是2005年下半年我辞职离开了乡政府,后应聘到河北星火集团当了一名业务员。
汪漪:机会总是留给愿意承担的人,丰收总是留给辛勤耕作的人,成功也总是留给那些坚持到底的人。随后你经过自己的努力,到星火集团有过不菲的业绩,能和我们谈一谈您在星火集团工作的经历和收获吗?,
孙玉良:河北星火集团是一家以造纸为龙头的中型企业,我应聘时该企业刚刚起步。我因为文笔自我感觉比较好,当时应聘的是办公室主任,但董事长说这个职位没有空缺。当时我说那公司需要什么职位呢?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别人能干好的事我就能干好。只要你给我一个平等竞争的平台,董事长说三分厂刚建好,最缺的就是业务员,于是我就当了一名普通业务员,月工资仅仅330元。这个岗位竞争也很激烈,没有传、帮、带,全靠自己摸索。我刚做业务时像个傻瓜一样,但傻人有傻福,我就沾了老实的光。我第一单业务是在中国煤田的一家印刷厂,印刷厂的韩科长问我,你这纸含多少木桨?一般业务员会谎称7%—8%,最少也得报5%,但我实话实说了,这纸是纯草桨纸,不含本桨。这让客户很惊讶,惊讶于我的诚实。在我答应肯定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破例试用一回。结果试纸大获成功。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接连靠诚实打下了几个客户,半年时间就由普通业务员升为副厂长待遇。总公司决定成立销售部后,我又被董事会任命为总公司销售部经理兼工会主席,带领我的队伍创出了河北星火集团最好的销售业绩。
汪漪:在家乡附近的乡镇企业应聘业务员成功,随着业绩的提升,你当过副厂长、销售部经理、工会主席,一晃就是10年。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压得你几乎喘不过气来。不到40岁的你竟因脑梗塞病倒了。可以给我们谈谈面对这样的困境,你是怎样度过了这段在病榻上的日子的?
孙玉良:前面已经谈到,我在病榻上重新思考了人生。九天时间里,医生不断治疗我的身体,我也像凤凰涅槃似的回忆过去,想像着出院后怎么重新做人。出院后,我的身体和精神皆焕然一新,过去的我已然死去,新的人生向我招手。
汪漪:“新时代青年的标准是:懂电脑,会开车,致富技能装心窝。”总经理的话言犹在耳,出院后,你不上班去了,做出了转变人生的重大决定,那是怎样的一个决定呢?
孙玉良:今后的世界将是一个计算机的世界。所谓地球村,是由一台台电脑维系着。电脑不是城里人的专利,农民如果不学电脑,将会被城里人越落越远。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非电脑莫属。出院后,我辞去公司所有职务,到沧州闻达电脑学校去学电脑。可以说,没有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也就没有我以后的开博,更没有以后精彩的人生。
汪漪:后来,听说你竞选你们村的村官了,人们常说,当村官是一件费事不讨好的事情,况且那时候你的事业正蒸蒸日上,为什还要竞选村官呢?
孙玉良:竞选村官是2008年12月26日的事。我的事业谈不上蒸蒸日上,如果按物质收入来说,勉强谋生而已。我生活在农村,赶上换届选举,不少村民就鼓动我参加竞选。在我的周边村,有几个成功的村官,如张施村的党支部书记张书和,陈边村的党支部书记陈宗伯,都是响当当的企业家。我也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带领村民致富,不也是一段精彩的人生吗?我总结了一下我的优势,一年轻,二有学历,三有行政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四有写作功底,五在网络上小有名气,六有一腔为民办事的热血,这都是其他竞争者不具备的。于是我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会上一一列举了我的优势,当选为新一届村党支部副书记。
汪漪:当你通过竞选成为河北省任丘市边渡口村党支部副书记后,在网上看到了你向“大学生村官为村发展公开向社会‘乞讨’的帖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可以给我们分享你做村官的这段时光吗?
孙玉良:中国的农村两委班子,就是一个政府的缩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在班子里分管文化、教育、治安调解。在工作中我发现,村民的素质实在是太低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邻居间又很少没有矛盾的。他们的矛盾看似鸡毛蒜皮,但激化后往往为了一寸土、几元钱大打出手。我村就有两户村民,为了责任田的地边发生矛盾,造成一死一坐牢的严重后果,这是血的教训啊!于是我想办一个农村图书馆,让人们通过读书学习提高素质。但村里没有钱,于是我想到了网络,于是在我的博客上发了“大学生村官为村发展公开向社会‘乞讨’的帖子”,没想到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我不只在网上“乞讨“,在村民之中也“乞讨”,在任丘市的各科局也“乞讨”,号召人们有钱出钱,有书出书,终于凑了一万多元钱,六千多本书,办起了边渡口村三农文化图书馆,边渡口村大鼓队,秧歌队,小剧团也以此为阵地办起来了。在那段日子里,我请农业专家给村民免费科学讲座,用上级支持的投影仪给村民免费放电影,并在网友高虹的支持下办起了边渡口村家长学校,解决了几户村民之间几年的矛盾。老百姓是最纯朴的,最让人感动的一次,我给一户村民解决了矛盾后,退回了她家送来的一条烟,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婆婆给我跪下,呼我为“清官”。
汪漪:中国的农村第一次改革,是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如今中国农村处在“二次改革”的关健时期,农村改革遭遇了发展的瓶颈。作为新时代的村官,你对此有何高见?
孙玉良:农村的事,说到底要靠农民自己干。就象国际歌中唱的,世上不会有救世主。农村发展为什么缓慢?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民文化素质低。靠文盲求发展?显然不行。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府减免农民的税,政府给农民补贴,说到底治标不治本。你越想将农民拴在土地上,农民越想逃出“牢笼”。所以,治本的方法,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素质,素质高,办法就多,加上政府再给农村宽松的发展环境,给农民公平的发展平台,农村怎么会发展不起来呢?
汪漪:岁月的天空盘旋着遗忘的旋律,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摇曳在记忆的藤蔓上,成为永驻我们心间的感动。 在您的经历中,有什么使你记忆深刻而刻骨铭心的呢?
孙玉良:人的一生中,记忆深刻而刻骨铭心的事有三种,一是在你陷入困境时有人雪中送炭;二是你在别人困难时给他雪中送炭;三是经过努力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喜悦。曾记得,我办图书馆时,一个叫“丫胡”的网友,给我寄来一千元钱,还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至今我也不知她的名字;曾记得,图书馆开张时,在国家人事部工作的冰洁老师率领施晗、郑荣耀、晗心等网友从北京风尘仆仆赶来支持;曾记得,网友高虹在我办的家长学校里无私地给老师和家长们授课;曾记得,一位老婆婆为表感谢给我跪拜;曾记得,我帮助安徽重残女方华清“卖词救父”的日子……每一件事都让我记忆深刻,每一件事都让我刻骨铭心。
汪漪:听说你后来进京,从农村一步跨入了城市,并加入了河北省作家协会,担任了某集团公司的副总和网站主编,可以给我们分享这一段经历吗?
孙玉良:我通过写博,因为观点新颖在网民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引起了纸媒的注意,文章先后被美国侨报,日本新华侨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华儿女杂志,广州日报等数十家中外摘选,我将一些文章结集,出版了《游义梦水——孙玉良乱弹四大名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历史也能这般幽默》(新世界出版社),并因此加入了河北省作家协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北京海翰集团的总经理吴伯文先生,被他聘为该公司的副总;半年后,我因故辞职,应聘到中国贸促会建设分会物业服务委员会工作,担任该协会传媒部主任,中国物业管理师网主编。在北京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担任“2012年中外服务贸易企业洽谈会——物业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论坛”的总策划,在北京国际饭店成功运作了这一物业界的盛会。
汪漪:很高兴您能接受“身影榜样人物”在线访谈栏目的专访。在节目结束前,你对“身影榜样人物”在线访谈栏目以及广大的网友有什么样的寄语?
孙玉良:“身影榜样人物”在线访谈栏目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栏目,可以给处在迷途中的青年人指明方向。祝“身影榜样人物”在线访谈栏目越办越好。我想对网友说几句:一、其实所谓的榜样,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学的主要是他们的精神;二、有一颗正义之心,乐于帮助别人,你会从中得到意料不到的幸福感觉;三、乐于助人的人,才会在遇到困难时贵人相助;四、坚持不懈的奋斗,才会在奋斗中发现机会;五、成功是什么?成功不过是通过奋斗的阶段性胜利罢了。人的欲望无穷,成功永远没有顶点。六、人生有了正能量的追求,才会活得踏实,活得坦然而有意义。
汪漪:生活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体验;生活是一种感受,也是一种积累。生活没有答案,生活不需要答案。当生活即将不属于你时,你才会发现:生活仅仅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无论多么复杂,最终结局都是一样的。生活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局。
    谢谢你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这期访谈就到这里,我是主持人汪漪,下期节目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9 08: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