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3-11-25 19: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轮椅上的公益:焦克义

    记者周刊甘肃镇原(赵利军)立冬之前,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一行5人如约来到甘肃省镇原县三岔镇肖园子村一个叫洼上的小山村里,去探望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年农民——焦克义。

   十几年前,二十出头的高中毕业生焦克义,因为热心公益,被村民看好选作文书。本来是要像无畏的大鹏那样,振翅高飞,但一场车祸,却让他永远地失去了在大地上奔跑的机会。

    三年前,焦克义的文艺演出队,还在三岔镇肖园子一个叫洼上的村里,他家就是文化大院,一帮人吹拉弹唱,给村民演出,宣传政策,还熬夜写作,划着轮椅出门采访。现在,焦克义在街上开了一家装潢材料店,作为生活来源。平日里,常有殷家城、三岔等乡镇的群众轻车熟路地找上门来。

    “当时的心情差到极点了,自杀的心理都有了,但是以后慢慢家里人都一直给我开导,说不管怎样,这一家人就在你脸上看着哩,没有你了,这一家人就散伙了。这慢慢地,咱就以大局为重,就选择了继续生活下去。咱本身就想看能给老百姓办点啥事吗,结果还没办啥事呢,结果瘫痪了,不能动弹了,咱就想,下肢瘫痪了,咱们手还好着呢,大脑还健全着呢,这以后我就想继续搞新闻写作。”

    在轮椅上辗转的16个年头里,重新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在心气儿高傲的焦克义那里,比起很多人的认知理解,或许都更为深刻;而对于“公益”、对于帮助他人,焦克义所做的,比起我们身边很多的人,也许都更为本质、更为纯粹!

    焦克义一边写作、一边报考了函授,学习新闻写作知识。1998年,他采写的《科技书刊指迷津种烟过上好光阴》、《科技务果致了富》两篇稿件,在省委宣传部和甘肃农民报社联合举办的有奖征文活动中分别荣获一、三等奖。据了解,16年来,他撰写新闻稿件、调研文章已有1000余篇,有20多篇作品获得国家、省、地级奖励。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业余通讯员”、“通讯报道先进个人”。

    焦克义善于观察、善于调研。他关注的,是国家政策落实、老百姓生活变化,反映的多是群众的呼声。他写作的信息,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理论价值,为国家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地方的计生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焦克义读的书多、政策掌握得好,乡亲们赶集上街,都爱找他问这问那,一些缺钱的、急着用钱的,都来找他,焦克义呢能帮就帮,虽然他的经济也不宽裕。这几年,他给村小学买过篮球、足球,供瘫痪的张其荣家孩子上学,帮一些残疾朋友看病,细数起来,不在少数。

    “他对我们养老院这几个瞎子还照顾得很好,(罗生金——指另一位五保户)腿疼地厉害,焦克义给借了500块钱,他平时进来,还进来给我们这些人买西瓜、梨吃。”该镇五保户李老汉说。“再就有这个大肚子老婆,害上水鼓病,她就一直经常照顾,指上他的孩子还给送吃的。有时间下雨,他进来和我们,在电脑上看一些政策,还有养老院的照顾性,给我们解释这些,这个人各方面都对着呢!”

    当年,由于热心执着公益事业,乡亲们把焦克义推选为村委会文书。多年之后,焦克义已由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位社会观察者。病痛,使得他帮助他认为需要帮助的人的信念,更加坚强了。对于公益,焦克义有着自己的坚持,有着自己的理解,而能被我们旁人一眼就发现的,是他对有疾苦的人的“关心”与“爱护

    记者周刊甘肃镇原(赵利军)立冬之前,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一行5人如约来到甘肃省镇原县三岔镇肖园子村一个叫洼上的小山村里,去探望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年农民——焦克义。

    十几年前,二十出头的高中毕业生焦克义,因为热心公益,被村民看好选作文书。本来是要像无畏的大鹏那样,振翅高飞,但一场车祸,却让他永远地失去了在大地上奔跑的机会。

    三年前,焦克义的文艺演出队,还在三岔镇肖园子一个叫洼上的村里,他家就是文化大院,一帮人吹拉弹唱,给村民演出,宣传政策,还熬夜写作,划着轮椅出门采访。现在,焦克义在街上开了一家装潢材料店,作为生活来源。平日里,常有殷家城、三岔等乡镇的群众轻车熟路地找上门来。

    “当时的心情差到极点了,自杀的心理都有了,但是以后慢慢家里人都一直给我开导,说不管怎样,这一家人就在你脸上看着哩,没有你了,这一家人就散伙了。这慢慢地,咱就以大局为重,就选择了继续生活下去。咱本身就想看能给老百姓办点啥事吗,结果还没办啥事呢,结果瘫痪了,不能动弹了,咱就想,下肢瘫痪了,咱们手还好着呢,大脑还健全着呢,这以后我就想继续搞新闻写作。”

    在轮椅上辗转的16个年头里,重新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在心气儿高傲的焦克义那里,比起很多人的认知理解,或许都更为深刻;而对于“公益”、对于帮助他人,焦克义所做的,比起我们身边很多的人,也许都更为本质、更为纯粹!

     焦克义一边写作、一边报考了函授,学习新闻写作知识。1998年,他采写的《科技书刊指迷津种烟过上好光阴》、《科技务果致了富》两篇稿件,在省委宣传部和甘肃农民报社联合举办的有奖征文活动中分别荣获一、三等奖。据了解,16年来,他撰写新闻稿件、调研文章已有1000余篇,有20多篇作品获得国家、省、地级奖励。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业余通讯员”、“通讯报道先进个人”。

    焦克义善于观察、善于调研。他关注的,是国家政策落实、老百姓生活变化,反映的多是群众的呼声。他写作的信息,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理论价值,为国家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地方的计生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焦克义读的书多、政策掌握得好,乡亲们赶集上街,都爱找他问这问那,一些缺钱的、急着用钱的,都来找他,焦克义呢能帮就帮,虽然他的经济也不宽裕。这几年,他给村小学买过篮球、足球,供瘫痪的张其荣家孩子上学,帮一些残疾朋友看病,细数起来,不在少数。

    “他对我们养老院这几个瞎子还照顾得很好,(罗生金——指另一位五保户)腿疼地厉害,焦克义给借了500块钱,他平时进来,还进来给我们这些人买西瓜、梨吃。”该镇五保户李老汉说。“再就有这个大肚子老婆,害上水鼓病,她就一直经常照顾,指上他的孩子还给送吃的。有时间下雨,他进来和我们,在电脑上看一些政策,还有养老院的照顾性,给我们解释这些,这个人各方面都对着呢!”

    当年,由于热心执着公益事业,乡亲们把焦克义推选为村委会文书。多年之后,焦克义已由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位社会观察者。病痛,使得他帮助他认为需要帮助的人的信念,更加坚强了。对于公益,焦克义有着自己的坚持,有着自己的理解,而能被我们旁人一眼就发现的,是他对有疾苦的人的“关心”与“爱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