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查看: 2595|回复: 1

痴心教育写春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5 19: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痴心教育写春秋
      
记者周刊甘肃镇原(记者赵利军 贾薇)今年七十八岁高龄的刘信老师,以为国育才为己任,在甘肃省镇原县教育界,曾经默默耕耘、整整爬涉了四十春秋,其品行、学识在该县、全市乃至全省,都是一位深具影响力的人物。
    他出身书香门第,其祖上中举人、中进士者多达数人。传统的忠孝仁义品质、努力向上向善的精进精神,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缘于父亲的影响,他把教书育人作为了自己一生的追求。
    他在大学读的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这为他之后所从事的教学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据了解,在教学期间,他不但认真钻研语文教学新课程,而且还通过自学、不耻下问,向周围所熟悉的老中医学会不少医治头痛、感冒的偏方、验方。教学期间发现学生有病,他就及时给开药、煮药,学生家庭困难,他不顾拮据,慷慨解囊。同时,他还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自编、自刻、自印语文复习资料13万余字,这样既方便了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也解决了部分学生因为经济拮据而买不起复习资料的困难。正因为如此,他所任的语文课以及他所带的班级,毕业升学率年年是100%,高考成绩,连续几年名列全县前茅。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在职干部介绍,刘信在担任开边中学校长期间,他以学者的风范管理学校,确立了“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五育并重,全面发展,多出人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高考升学率一度稳居全区第二,为庆阳体校、为各高校输送了大批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采访中,刘信深有感触的说:“我爱学生,特别是差学生。不敢歧视,我一直鼓励他,咱们好好努力能赶上。你智力不差,而且你是你父母最优秀的孩子才选来这里的,那时家里三四个娃娃,你父母为啥把你送来了?是因为你有希望才选来的,我不能把你抛弃了。”
    1998年,为教育事业播撒了大半生心血的刘信老师,退休回到家中。本来是要颐养天年的,然而生活的磨难却接踵而来,等待他照料的,是卧床多年的母亲,还有多病患脑梗塞、行动艰难的妻子。对此,他的儿子不止一次的激动地对记者说:“在照顾我的老奶奶和母亲两位老人的时候,接屎、接尿、端吃端喝、熬药、洗衣,这些家务活。当初由于我们这些儿女都在外面,这些活还有做饭,都是他一人承担的。还有几亩承包地,由于母亲当时身体有病,不能劳作。这些都是他一人经手。这些年父亲退休以后,在家庭、照顾二位病人、农活方面,付出了非常多。” 在刘信老师的精心侍候下,其母病情渐渐好转,一直到89岁高龄之际才安然离世,而他善待老人的事迹不胫而走,被称为该县老干部中的“四大孝子”之一。
    据了解,步入古稀之年的刘信老师,在学生们的勉励下,克服多病和家庭的困难,出版了25万字的《刘信诗文杂选》及其续本,这里面一些论文,曾被国家大型理论丛书《改革纵横谈》、《中国社会科学文库》收录。书出来后,供不应求,当时流行的话是:“马洼的西瓜刘信的书——抢红了”!因为他学问的精深,大家称他是“镇原的铁笔杆”、 “陇原一支笔”、 “文乡泰斗”,特别是他的学生,对刘信老师都怀有深深的推崇与感激之情。
  “我1978年到1980年就是在这上的高中,当时他是我的班主任,也是我的语文老师。最后,经过刘老师的数年不断鼓励和教诲,最终我也走上了老师岗位,而且也是教语文的。为啥当老师?为啥教语文?我想所有这一切都归功于我的老师——刘信老师。所以,值此机会我感谢我的老师。谢谢您!刘老师!”
   “
刘老师为官清正廉洁,可以说是高风亮节。在这一点我非常敬佩刘老师,我这几年参加咱们关于地方传统文化,这方面刘老师出了两本书。作为(学生)我再一次把老师的书捧在手心,我在不断的读,不断的用。在这一点,我也再次感谢我的老师。”刘信学生王某如是说。  
    “教育兴国教育强国,我觉得咱们国家对教育很重视。现在年轻人有的不喜欢教育,认为教师工作平淡,枯燥、没有出息。当不了官,发不了财。这对教师工作是一种误解。我觉得“清风两袖心慈父,桃李满园不忧贫”,我希望年轻人重视教育,热爱教育。特别是现在在岗的教师,第一个要为人师表,当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道德品质是第一位。老师是学生的表率。第二个是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学识。我们有的老师过去为什么没有威信呢?就是给学生讲不出来,经不起问,一问都经不起还能经得起三问?最后,对教师来说自身的本质修养特别重要,要注重修养。”采访结束时,刘信老师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不时在记者的耳畔回响,正如他在《我爱教育,痴心不变》一文所说:“我经常回到娘家—县教育局和教研室,递给我的是杯杯香茶,迎接我的是张张笑脸,他们问我这辈子啥体验?我说自己付出的太少太少,可得到的回报远远大于奉献。又问我教了一辈子书,你有啥收获?我骄傲地说,满园桃李心自富,两袖清风不忧贫。还问我有啥叮咛,我说,来世要是招教师,我先报个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