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门题字写法不统一?
古都南京以明城墙闻名于世,城门可谓是南京的门脸。昨天热心读者朱先生向扬子晚报记者反映:城门匾额上的字样很杂乱:有的是简体字,有的是繁体字,有的是自右向左写的,有的是自左向右写的,缺乏统一性、严肃性,有损于南京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
朱先生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去武定门东园散步时偶然发现,新修建不久的“武定门”三个镏金大字是自右向左写的,感觉有些别扭。之后,他又先后去了“集庆门”、“标营门”、“华严门”等十多座城门转了一圈,发现这些新修建的门头上的名字都是自左往右写的。此外,“集庆门”等城门上的三个字是繁体字,而其他城门则是简体字。
朱先生说,南京老城门的题字几乎都是自右往左书写的,而且多为繁体字,如“中山门”、“中华门”等,这样和城门的历史风格也是相符的。但现在新城门的写法很杂乱,“繁体字与简体字并用,缺乏统一性,感觉不够严肃。”
记者采访后总结了一下:现在,“标营门”和“长干门”是简体,而“武定门”和“集庆门”、”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则是繁体;“武定门”、“中华东门”、“中华西门”是自右往左写的,而“标营门”、“长干门”和“集庆门”又是自左往右写的。此外,各城门的字体也不一样,如“标营门”是行书,“长干门”是魏碑体等。
“还有午门(午朝门,现在是明故宫遗址公园),有城门但城门上没有匾额没有城门的名字,只在附近立着一块‘午门’的说明牌。还有,集庆门,写的顺序是自左往右,字却是繁体。”朱先生表示,古时用繁体字,顺序是自右往左,现在用简体字,顺序是自左往右。但是,集庆门用了繁体字,左右顺序上却是简体字的习惯,这真是“不伦不类”,有些配不上南京的历史形象。
对此,记者也采访了一些市民。有些人认为,近些年来南京市为修建和恢复古城墙、古城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此事关系南京城市形象,理应做好做细。可是在一个城门的书写上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真是不应该。“城门上的名字,刻上去容易,把它下了再重写就难了。”
不过也有些市民认为其实没有统一的必要。一位大学历史老师告诉记者,实际上,很多南京老城门的题字原本就不是统一的。因为当初明代建城门时的题字早就随着历史磨灭了,修复城墙前大家看到的老城门题字,大多写于民国。比如,中华门是蒋介石题写的,和平门是胡汉民题写的,每个人写的字都不相同。
明城墙管理部门表示,南京在5年内新修了8座城门,有的城门历史上并不存在,城门上的题字也是请不同的书法家题写的,每个书法家的书写习惯都不一样,导致现在城门上的字出现繁简不一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