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查看: 1963|回复: 1

丽江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1 14: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丽江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我还没有从那令人眩晕的气氛中醒来,那份眷恋的感觉仿佛只有在情窦初开的时候才会有。屈指一算,我回来已经快一个月了!     

    大概在丽江呆的时间太短,她的美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细领会。可是对于初恋的人而言,认识多久又有什么关系呢?往往在一瞬间便爱上了,在那羞涩的惊鸿一瞥之间。  

      如果有可能,我真的愿意在丽江买上一个小院子;如果竟不能,那就买一套小房子;如果还是不能,我愿意租某一个院子的一个小房间,然后在那儿闲住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我一定要把手机关掉!不打电话不上网!也许有人会问,那你能做些什么呢?   

   聪明的,让我细细告诉你吧!早上,我会在睡到自然醒的时候起床,然后慢悠悠地洗脸梳头打扮。也许我会把头发高高地盘起,把自己收拾的很精致;但也许会随便理上几把,然后披头散发素面朝天地寻个有二楼的餐馆吃早餐去了。我会在靠街的二楼找个位置坐下。在享用早餐的时候,我可能会偷偷地观察别人的碟子,琢磨我是否应该在第二天早上让躺它上面的美味躺在我的餐碟里。当然,我更喜欢欣赏那些在楼下走来走去的行人,有穿着民族服装的当地人,更多的是各种肤色的老外,不时会有一些帅哥美女闯入眼帘。这个时候我得提醒你不要装做无意识地把飘出的木窗推开,想象那支撑木窗的木头棍会掉在某位让你心动的人儿身上,因为那餐馆的老板娘就站在那窗下兜售她家香飘飘的“丽江粑粑”呢!不过说实在的,在你享用早餐的时候,随时都可能碰到一位收拾干净的当地人来毛遂自荐做你的导游,要带你去附近的古镇或什么景点。你尽可以礼貌地拒绝她们,当然也可以乘机跟她们聊聊天,以便验证你对导游介绍的某些疑惑。譬如:每天陪伴丽江男人的真的是“ 琴棋书画烟酒茶”吗?   

     吃完早餐,我会跟这位热心的导游挥手道别,下楼来跟老板结帐。然后信步朝哪随便一条街走去,聪明的,如果你是多少有些喜欢民族艺术的旅游者,丽江是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因为纳西族的每种文化在这里都在忠实为创造它们的人民谋福利。网上说丽江有三多:卖银的多,瓢客多,雕民多。意思是手工打银卖银的店多,从事手工雕刻的店多。那是真的,银店数不胜数,雕民也是如此。其实,这绝不能概括丽江丰富的民族旅游商品。从各种各样的银饰如耳环手镯;皮革制品如牦牛皮带、钱夹;毛纺制品如围巾披肩;写着不同东巴文的羊皮画;各种图案的木雕板等;还有当地人引为东巴文化象征的陀铃等。当然,我无意为丽江做无偿的旅游广告。但是如果你的银子多多,在那些犬牙交错的街巷里,你一定可以淘到你爱不释手的宝贝。当然,如果时间有限,你可得提前制订购物计划,并及时出手,否则你一定会迷失在那些需要考验还价能力的店里。我一定得提醒你,如果买印刷或写有东巴文的物品,千万要问清楚它们的含义哦。
  

   可是如果不喜欢淘宝, 还有很多选择。譬如去参观当地的建筑,听洞经古乐,或随便沿着哪条河走下去,你会看到很多叫做“三眼井”的。如果你细心一些,你所见到的一定会让你吃惊不小。那天我在一户人家的大门上居然看到一个大大的“奠”字。“奠”的旁边是一副挽联,用很古的文字述说着密密的哀思,而我还在那哀思中感受到我们在中原的人们所一直回避的某种情绪。那是不是与故去亲人的灵魂最虔诚的沟通呢?后来才知道,纳西族人门口的对联颜色有着不同的文化意味,家里死了人第一年是白对联,第二年是绿对联,第三年贴黄对联,第四年才贴红对联。


陈文艳  记于 2007年8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1 15: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纳西族人门口的对联颜色有着不同的文化意味,家里死了人第一年是白对联,第二年是绿对联,第三年贴黄对联,第四年才贴红对联。
欣赏赞扬,楼主辛苦了,问好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