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3-8-4 14: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陕西延安遭遇强降雨突袭。7月3日至29日,自194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过程最长、强度最大、暴雨日最多的强降雨横扫全境,各县区降雨量均超过历年同期极值。延安市13个县区的158个乡镇、街道办、中心社区受灾,灾民93.6万人,死亡42人。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以防汛减灾的实际成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灾难中检验和强化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陕西省委号召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把这次抗洪救灾变成一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课堂。

  “宁听骂声千遍,不听哭声一次”

  灾情就是命令。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和省长娄勤俭第一时间赶往受灾严重县区,现场指挥,检查灾情。其他各级领导分赴抢险救灾一线,牵头实施和督查抢险救灾工作。延安市干部职工和武警、消防、公安干警取消休假,组成300多支抢险应急队伍,夜以继日地投入防汛抢险工作。

  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大于天。延安地质结构属于湿陷性黄土地质,暴雨让土壤水分极度饱和,小面积大范围的滑塌时有发生。陕西省委、延安市委反复强调,要将撤离危险区域群众摆在首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7月12日8时,延安市发布撤离危险区域群众的紧急通知。各级干部加强对病险库坝、危窑危房、易滑坡地段、低洼易涝地段等重点部位进行隐患排查,对在隐患区域居住的群众,特别是靠近山体的土窑、石窑中的群众一律搬出。他们坚持“宁听骂声千遍,不听哭声一次”的信念,采取包片、包村、包户、包人的办法,迅速全部转移危险区域群众,一场延安范围内的大撤离就此展开……

  截至目前,44.78万人得到转移,共设置集中安置点807个,安置受灾群众8.96万人。安置点配备充足的方便面、饮用水、棉被等物资,安排落实医疗救护、防疫人员和志愿者,确保灾民有饭吃、有水喝、有处住,有病及时救治。

  “你不要我们负责,党组织要我们负责”

  家园难舍,有些上年纪的村民不肯撤离,说死也要死在自己的窝里;还有的村民撤走后,心里放心不下自己的房子,偷偷跑回村里……干部们苦口婆心地劝说。子长县委书记兰孟偃面对撤离后又返回的村民三鞠躬:“房可以再盖,东西可以再置,可生命只有一回!”

  危窑危房户胡志军一家人不相信这雨能把窑下塌,坚持不撤离:“我们死了不要你们负责。”安塞县真武洞镇李圪塔村党支部书记张玉智大声回答:“你不要我们负责,党组织要我们负责。”他连推带拉把这家人弄出窑洞。没走出百米,“轰哧”几声土塌了下来。看着被掩埋的窑洞,胡志军半天才回过神儿来,扑通一下跪到泥水里:“张支书啊,是你救了我们全家!”在张玉智的带领下,该村所有危窑危房户全部撤到安全地带。

  “乡不落村,村不落户,户不落人。”这是灾区每一个党员、干部收到的指令。撤离后的群众家门上都上着两把锁,一把自己的,一把是村委会的。危险没有解除,谁也不能回来。

  在受灾最严重的延川县,一位公安干警的名字被群众传诵。7月12日17时许,城关派出所接到群众被埋报警,干警李小林火速集合所里的民警,冒着大雨赶往现场。群众被埋地点距路面20余米高,泥水砂石不断下涌。“其他人员让开,让我们上!”李小林同战友一起冲上去,在齐膝的泥浆中奋力刨挖。此时二次滑坡,李小林和3位同事顷刻间被掩埋。3位同事脱离危险,而李小林因伤势严重,将生命永远定格在43岁。

  暴雨洪灾冲毁家园,夺走生命,但它冲不掉党群、干群之间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情谊。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每一个人的点滴之功,汇聚成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强大合力,推动各项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有序推进。    王乐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