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3-6-11 11: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鸽 于 2015-4-15 19:19 编辑

  工作34年来,自幼身患残疾的孙志春用坚定的信念和过人毅力,在乡村小学的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执着守候。“庆阳市优秀教师”、“镇原县优秀教师”……他无愧于每一个荣誉称号。不仅如此,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研习书法二十余年,并多次到银川、西安、北京等地书法研习班跟随名师进行学习,前后行程三十多万公里,花费十余万元。他以其特有的睿智和博学,在艺术的征途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现在为中华艺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省书协会员。他的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建党八十五周年全国书法展,中日公务员、议员书法展,甘肃省第二届临帖展、第三届新人展等全国、省市书法展。其作品、论文在《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教育》、《神州书画报》等专业报刊发表。他的作品还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并赠送给了澳大利亚等国际友人。
  身残志坚   三尺讲台写人生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孙志春出生在镇原县新城乡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家中姊妹6人,当时家中的生活已经相当困难。孙志春自小命运多舛,在他三岁多的时候,一天,父母下地干活,家中只有姐姐照顾他,就在他和姐姐玩耍的过程中,不慎从山上崖落下。当时姐弟非常害怕,就没敢告诉家人。半年后,家人发现他的背部起了一个囊肿,于是,父亲先后背着他到平凉专院进行了五六次治疗,可是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他便从此落下鸡胸的病症,成为一名残疾人。
  小时候,孙志春的畸形身体,给他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还经常成为同龄伙伴的取笑对象,也许正是如此,造就了他坚强、内敛的性格。他从小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排在班里前三名。1978年6月,孙志春参加了高考,但由于无法通过体检被挡在了大学门外。半年后,经组织考核,他加入了民办教师的行列,自此成了本村小学的一名教师。1984年他又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为公办教师,分配到了新城乡东庄小学。
  孙志春上学期间,适逢十年动乱,那时开门办学,教材疏浅,考试开卷,基本上是逐级被学校“推”了出来。在接触教学工作后,他深感自己学识浅薄,知识面狭窄,很难适应教书育人的工作。“我既然迈进了教书育人的行列,就要对得起学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他总是这样说。
  1987年,孙志春开始了漫漫的自学考试之路。在那段日子里,孙志春基本上每天是满负荷运转。白天,繁忙的教学活动占完了全部时间,只有晚上孤灯奋战,不到夜里十二点钟,他是睡不到床上去的。寒来暑往,就这样,他克服了种种困难。1992年6月,他终于拿到了盖有兰州大学、甘肃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公章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科毕业证书。他始终坚信,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一定能够做得到。
  由于身体上的原因,孙志春给学生上的每堂课都是站着的,从不坐着讲课,为了给学生写的板书让学生看清楚,他经常踩着板凳在黑板上写字。这样一上一下,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未等一堂课下来,孙志春老师已经是大汗淋漓。这个情景,已经深深印烙在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心中。“我是个平常人,有过流泪、生气和伤心的时候,日常的生活也要比健全人更吃力一些,但只要能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从心里感到快乐。”一提起学生,孙志春就有说不完的话。
  在东庄小学工作的时候,由于办学条件艰苦,学生每天都要到两三里以外的山沟里挑水给老师,他非常感动。于是,每天放学后就义务帮学生辅导功课,和学生一起学习、吃饭。长期以来,孙志春在思想上对学生积极引导,在学习上耐心帮助,在生活上关心体贴,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谈。他经常询问学生的生活情况,从多方面给予温暖关怀。他说:“每天看着学生一天天地进步、成长,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功夫没有白费,我就倍感幸福!”在担任教学工作中,孙志春每年的成绩都是全乡的第一、第二,同时也受到县乡的多次表彰奖励,“全乡优秀教师”、“全县优秀教师”、“庆阳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一个个荣誉称号也接踵而至。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需要的知识就越广泛,因此光有满腔热情是不够的,自己不能做‘无水之源’。”孙志春这样说到。为此,他不断为自己充电,坚持进行业务和理论学习。1989年,他通过实践总结的“四步作文教学法”在《甘肃教育》发表,被评为全县第一批重点教学科研项目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推广。他先后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3篇,市级刊物发表论文2篇,县级论文10篇以上。
  县教育局局长陈进选说:“孙志春从教以来,虽然身残,行动非常不便,但他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格要求自己,是教师的表率,尤其是在教学和教研工作上,他更是以突出的成绩,敢于钻研的精神赢得了同事以及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孙志春是一把火炬,默默地燃烧着,超负荷地工作,使他喘不过一口气,累、苦是他生活的全部写照,但他从无怨言,乐观的脸上总是带着温和而自信的微笑。“生命诚可贵,事业价更高”,也许人活着就要有点追求,他追求的是生命的燃烧。
  痴心书法  翰墨砚中品甘苦
  今年4月20日,孙志春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国艺杯”全国书法大赛开幕式暨颁奖仪式,其书法作品荣获本次大赛二等奖,并获奖金2万元,这是庆阳市书法界目前获奖金额最高的。
  现为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华书画艺术家协会理事的孙志春,作品曾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建党85周年展、“信德杯”全国书法展、第二界全国老年书法展,获中国书协培训中心2009年学员展三等奖,2010年学员展提名奖。作品及论文在《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教育》、《神州诗书画报》等专业报刊发表。
  在这些成绩背后,孙志春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最清楚。孙志春出生在一个贫苦之家。爱好戏剧的父亲,每次看戏都带着他,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受到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加上镇原厚重的文化积淀,良好的民风,耳濡目染中,孙志春不自觉地被艺术的力量所感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在他的内心世界,一棵艺术的幼苗破土而出。
  在当时,由于家境贫寒,他买不起笔和宣纸,就以树枝作笔,大地当纸,他经常随手捡起枯枝默默地写着,有时一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忘记吃饭。后来,为了能更好地练习毛笔字,他就用毛笔蘸水在砖块上练习。逢年过节时,家家户户都要书写春联,每当此时,便是他练字和陶醉的机会。
  孙志春上小学期间,每次学校的黑板报都少不了他的手笔。放学后,只要做完作业,他就陶醉在自己的艺术王国里,临池不辍。初、高中时,“文革”开始了,学校也未能幸免。在那个纷乱的年代,要想置身度外,绝无可能。“反击右倾翻案风”、“基本路线教育”等政治风波不时地冲击着正常的教学秩序。他爱好写字,学校里尽人皆知,也理所当然地有了大显身手之机。抄大字报、刷标语、写美术字,成了他学习之外的“副业”。利用公家的笔纸,他一篇篇地抄写着,那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总能吸引路人驻足旁观,赢得无数人的称叹。多样的活动给了他无限的书写空间,也为他日后走上书法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岁月在不经意间流逝,转眼间,孙志春高中毕业,走上了教书育人的行列。参加工作后,每晚别人在打扑克、下象棋,而他却伏在办公桌上专心临习字帖,对字帖里的每一个字均爱慕有加,认真研习。他不管教学科研任务多重,都挤时间,临池不辍。多年来,他临遍了《兰亭序》、《圣教序》、《千字文》、《书谱》等字帖,研习古今历代名家的范本和典籍。
  然而,孙志春总是不满足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他参观了县上举办的多次书法展之后,觉得自己要想取得更高的成绩,就必须走出去,跟随名师学习。2007年,45岁的孙志春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走出去学习书法。他先后赴西安、银川、长沙等地参加了五期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的短期班。2010年,他在中国书协培训中心胡立民导师班学习结业;2011年他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高研班结业。这些年,他带着着病残的身体,行程三十余万里,耗资十余万元,尝尽了千般苦痛。支撑他这样走下去的是源于他对书法艺术的无悔追求,是要把中国的传统艺术继承并发扬下去的梦想。
  孙志春说:“学习书法要拒绝名利,拒绝浮躁,拒绝诱惑,坚守精神家园,坚守艺术本体,遵循艺术规律,使自己的作品达到品位高,技术含量高,读者认同率高,雅俗共赏。”正是由于这样的艺术认识,他的书法作品、为人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赞誉。中国书协副主席张改琴认为,孙志春书风淳正,底蕴深厚,并为其题写了个人书法展展标。原中国书协副主席林岫说:“孙志春自强不息的精神感人,对书法艺术的这种执着的追求,常人难以企及。”中国书协副主席申万胜、北京国艺美术馆馆长王清杰也认为孙志春的的书法艺术成就已达到国内一流的水平。
  多年来,孙志春坚持不懈地临习历代大家名帖,在注重吸收古代大师营养的同时,经常参观和参加国内书法大展赛又从中学习其精华,他的书风从不求其索怪,而是放纵于自然而然之妙处,规规矩矩写字,本本份份做人。 他已形成了自己的书写风格:楷书以魏碑为主,点线质朴刚健,结体端庄完美,笔调轻松自然,大气磅礴;行草以“二王”等历代大师为范,刚柔兼容,飘逸清秀,气韵贯通,笔墨酣畅,自成风貌;篆隶书,厚重沉实,高古奇伟,稚拙古朴,耐人寻味。
  播散大爱   用残躯托起“中国梦”
  “正因为有了痛苦的寂寞,人才慢慢地参透了生活。”这是孙志春的生命感言。他现在已经是镇原县内外书法界的知名人士,但他并不满足自己在教育事业和书法艺术之路上所取得的成绩,也没有因自己残疾而卑微、自闭,而却感到自己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孙志春在从教的30多年的岁月中,他不记得给学生送过多少的笔墨纸,帮助学生垫付过多少的学杂费,送给学生多少课外书籍、物资……这些在他的记忆中都是理所当然的,都是应该的,他没有将自己更多的感情、关爱放在自己的子女、家庭上,都倾情献给了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和书法艺术的传承中去。他的许多决定和付出,让家人难以理解,但都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乡邻们的赞许。
  孙志春每每看到家乡四五岁的孩子由于父母大多在外地务工,留在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没有学前教育,就倍感惋惜,梦想着啥时间自己的村上能有一所幼儿园,让家乡的孩子也和城里娃一样,享受学前教育。2003年,孙志春决定在自己家乡新城乡杜寨村开办一所乡村幼儿园。当他给家人说出这一决定时,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认为他这样不但要举债办学,而且对他的身体也不好,然而他说:“现在咱们农村的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一致未能实现,始终是我心头萦绕的问题。”经过多方奔波和辛苦努力,2003年8月,孙志春决然在家乡建起了一所幼儿园。一时间,孙志春花费10万元开办幼儿园的事成了村上最大的热点话题。
  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只为农村留守儿童在优越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这是孙志春对幼儿园的定位。在幼儿园的建设过程中,他任何事都亲力亲为,聘请专业的幼儿老师。“开学的日子,学生只有十几个,许多家长不放心让孩子在我的幼儿园,怕照顾不好,还要花费冤枉钱,所以还是把孩子留在家里给老人带。”孙志春坦然地说。后来,家长们慢慢发现上了幼儿园的孩子们更聪明更开朗更懂事,孙志春的幼儿园接收的孩子就越来越多了。目前,共有70多名农村儿童在这所幼儿园就读,还按年龄被分为大、中、小班。乡亲们都说,把孩子交给幼儿园,孩子们更有礼貌更讲卫生了,真的养成了很多好习惯。就这样,孙志春的幼儿园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到现在的七十多人,由最初的亏损也渐渐开始有了盈余,更重要的是赢得了村民们的赞誉和认可。“我做的是对家乡有意义的事情,我相信只要有一个孩子来,我就会好好地办园,好好地教书。”孙志春坚定地对记者如是说。
  孙志春没有把自己身体的残疾当作一种劣势,他时常督促自己更加努力,以拉近和正常人的差距。很多人认为,一个残疾人,不能用社会统一的标准去要求。但是孙志春却说,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要努力去做到。要让自己向着那个标准看齐,就要比常人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如今,作为书法家的孙志春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他以一个书法家的社会责任感,正在积极创作以“中国梦·笔墨情”为主题的家乡汇报展及晋京书法展,他将总书记的声音及书法艺术成就奉献给大众,讴歌时代,畅想时代主旋律,圆书法人的“中国梦”。孙志春还在筹备出版《孙志春书法论文集》,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临帖、创作的范本。孙志春说:“书法作为千年文明传承,承载着提升国民综合修养和人格修养的重任,在全社会倡导书法教育的同时,可提升社会公众“真善美”通识的认知和素养。”
  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孙志春用三句话概括了自己在不同时期不同心态下对人生的感悟:纵万种艰辛,千般磨难,当同草木竞芳华;相濡以“墨”,风雨同行,共绘一番春色;谷底无忧勇登攀,见平川,更羡千峰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历经各种磨难和考验的孙志春,一定会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功。

真人游戏|电子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17: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鸽 于 2015-4-15 19:19 编辑

突然见到这熟悉的名字,不由心中感慨万千,有多少躯体健全的人,思想沉沦,行动猥琐,我曾经的好老师,园丁的楷模,身残志不残!

真人游戏|电子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囚彩| 六合投囚注| 网络赚钱去SO娱囚乐囚城:顶级信用囚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07: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鸽 于 2015-4-15 19:19 编辑

突然见到这熟悉的名字,不由心中感慨万千,有多少躯体健全的人,思想沉沦,行动猥琐,我曾经的好老师,园丁 ...[/quote]
感谢关注。感谢老师。感谢朋友。祝福你,朋友!

真人游戏|电子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6: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鸽 于 2015-4-15 19:20 编辑

也是支持,我代表大家顶你了
[/quote]
谢谢  谢谢

真人游戏|电子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