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4-5-6 11: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鸽 于 2015-4-15 21:02 编辑

----访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舍虎村大学生村官、村委会主任周靖
主持:郭美红
嘉宾:周 靖
地点:身影在线访谈群(QQ:108634701)

【身影榜样人物介绍】

    周靖,男,29岁,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人,2008年7月毕业于贵州安顺学院,2008年12月就职于河镇乡舍虎村工作。三年来,连续被赫章人事局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2009年5月,被赫章科技办推荐到贵阳参加贵州省科技厅主办的科技特派员培训,2011年被赫章农牧局推荐带毕节参加毕节市农委主办的无公害农产品暨内检员培训, 2012年5月被推荐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共青团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同时也被推荐到北京韩村河村参加“2012年中组部、农业部联合举办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学习。2012年7月,被省市县评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郭美红:身影人物,榜样力量。这里是<<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优秀活动案例>>榜样人物大型影视系列专题<<身影>>在线访谈,我是主持人郭美红。
    在海拔2400多米的舍虎梁子下,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严格按照“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聘生要求吃住在村,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他就是河镇乡舍虎村同半夏打交道的远近闻名的大学生村官周靖。有请本期身影榜样人物在线访谈嘉宾周靖。
周 靖:主持人好!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和学习。
郭美红:从贵州赫章县城到河镇乡舍虎村,要翻几座大山。村里的道路也是坑洼泥泞。舍虎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309元。村党支部书记魏仁义说,2008年,大学生村官周靖的到来改变了村里的境况。28岁的周靖现任村委会主任,河镇乡政府科技特派员。请问你当初大学毕业后怎么想到来当村官的?
周 靖:我从农村长大,我深知农民的日子过得很苦,大多数农民找不到出路,于是,我想到农村去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毕业当年就报名参加赫章县“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聘高校毕业生进村(社区)工作考试,成功成为2008年40名选聘进村工作人员中的一员,被派往离家很远且离城最远的乡镇之一的河镇乡舍虎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郭美红:刚到舍虎村后,你的第一印象怎么样?你能适应哪里的工作和生活吗?
周 靖:初来舍虎的时候。觉得这里的自然条件比家乡还要恶劣,经济文化更加落后。但我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不怕吃苦,怕的是如何在这种陌生的环境中,和陌生的人打交道,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从哪里入手开展工作呢?我就翻开上岗前赫章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引导办”培训时自己记录的笔记本,局长郑荣说的一句话跃入眼帘:“要把自己当作农民的一员,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农民真心交朋友,虚心向农民学习,培养与农民的感情,要用一颗真心、善良的心对待农民,只要真心诚意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他们就会支持你”。看完后,茅塞顿开,我决心要用最快最短的时间掌握舍虎基本情况,摸清村务工作头绪,熟悉村民。于是,我向乡党委、政府提出吃住在村,便于有更多的时间服务村民。在积极配合村两委做好各项村务工作之余,就整天和村民们在一起生产生活,半年未回过一次家,我的付出最终赢得了村两委和群众的认可,逐渐被村民当成了“自家人”,一日三餐几乎被村民们承包了。
郭美红:来到舍虎村后,你想得最多的还是怎样让乡亲们富起来。你是怎么会想到种植半夏的呢?
周 靖:在进组入户,了解村情民意中,我留意到半夏种植的经济效益。舍虎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有20余年的半夏种植史,大部分村民均有半夏种植的经验,打好舍虎半夏这张牌有着广阔的前景。可自己不懂啊!面对这个问题,我为自己打气,不懂就学。于是,一头扎进半夏的学习中,为更快地掌握半夏的种植技术,白天和村民们一起在地里学;晚上向书本学;通过逐户走访,广泛调研, 虚心向当地半夏种植农户求教,几进县城,到县中药办、科技办等单位取经,到农牧局寻找半夏良种。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我就掌握了半夏种植选地、选种、标准化培植、田间地头管理等系列知识。
    但舍虎村种植规模小,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半夏一直卖不出好价钱,群众种植积极性不高。我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种好半夏,卖好半夏,让它真正成为带动舍虎村百姓致富的金饽饽。
郭美红:真正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响应种植半夏顺利吗?遇到哪些困难?你又是如何突破困境的呢?
周 靖:当我摸清情况、掌握种植技术后,和当地村干部商量决定扩大半夏种植规模时,大部分群众却没有积极性,“我们种了20多年了,还没得人因种半夏赚钱发财的呢。”当地村民大都没有信心。为了打消乡亲顾虑,我租了1亩多坡地开始亲自种半夏。白天我和乡亲们一起在地里学,晚上向书本学,搞不懂的就请教省、地、县的科技专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就掌握了半夏种植选地、选种、标准化培植、田间地头管理等系列知识。在我的示范带动下,原先已种植半夏的乡亲扩大了种植规模,没种过的也陆续开始种。
郭美红:规模上来后,同时也凸显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统一和规范的种植模式,部分农户习惯了小农户式的种植方式,空闲的时候管管,没有专业的种植技术,很难种出高产量高品质的半夏,很难产生高的经济效益。针对部分村民半夏种植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你该怎么办?
周 靖:面对这些问题,我将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培训,手把手指导。为帮助农民掌握半夏种植技术,我就坚持以合作社为培训基地,采取现场观摩学、下地实践学、远程教育学等学习模式,不断提升半夏种植的技术含量,作为一名科技科技特派员,我是全身心投入舍虎村半夏规范化种植、试验和示范基地生产建设以及半夏种植选地、种子筛选、标准化培植、田间管理等方面科技知识对社员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已累计组织开展以半夏为主的各类农业科技实用技术技能培训16场次,参加人员达到818人。同时,还加大了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贵州省农科院、贵州大学、地区农科所、赫章中药办、赫章科技办、赫章捷达公司、赫章农牧局在舍虎村均建有半夏种植试验和示范基地,全部交给我一人负责管理。白天,通常是在地里观察半夏的生长情况,并作好详细记录,还亲自除草。晚上,就利用农家书屋的书籍查阅,有时还到有经验的种植大户去拜访,寻找理论与实践的接合点。并积极协助舍虎村科技致富带头人魏仁义共同编写了《半夏标准化种植技术》一书。积极引导农户开展标准化种植,有效地提升了种植效益,亩产半夏比传统种植高出12%左右。
郭美红:立足科技,做大产业、为民谋利。目前,舍虎村半夏规范化、试验、示范基地面积已由初期的300多亩扩大到700多亩。半夏产量上来了,销售就成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了打开销路市场,你有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周 靖:为打开半夏种球、成品的销路,我就自己拿出1200元建立合作社网站发布信息,做舍虎半夏品牌宣传。成都、重庆、湖北、云南、广州、山西、北京、上海等地的半夏经销商都慕名而来,并有20家单位、16个经销商到舍虎村进行考察,有效拓展了舍虎村半夏市场。
    2009年7月10日,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农业委员会、贵州信邦公司、地区科技局、赫章县委政府、赫章科技局、赫章农业局、赫章捷达公司等单位在河镇乡党委、政府的陪同下到舍虎村调研半夏时,对其立足科技、做大做强产业、致富农民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郭美红:除了按时完成各个阶段的调研报告和材料的书写及整理,你还想到积极帮助村民解忧排难,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周 靖:因为当时了解到一部分农户因无钱购买半夏种子而没有播种时,就在村两委联席会议、村党支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提出讨论,同时还向乡党委政府汇报,希望党委、政府帮助协调点贴息贷款,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后,乡党委、政府帮助协调119万的贴息贷款帮助购买半夏种球来发展连片种植,连片种植的面积达230余亩,在连片种植的地块,我还请乡党委、政府向赫章县捷达公司协调到每亩100元的补助,这对于规模化种植和提高老百姓种植半夏的积极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我到舍虎村工作至今,有16户种植半夏的农户收入达到十万元以上。就2011年靠种植半夏买上了摩托车的农户有50余户,新买了拖拉机的农户有10户,新修两层楼住房的农户有30户,有120余户农户靠种植半夏改变了家庭环境,有20多户贫困农户在我的带领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2010年,我还积极配合河镇乡党委、政府、赫章县扶贫办、向省扶贫办争取到半夏产业化扶贫资金500万,用于购买半夏种求,发展7个村的半夏连片种植,7个村的半夏在乡党委政府指导下,在我的技术指导下采用标准化种植。
郭美红:周靖在做大做强半夏产业的同时,还狠抓新农村建设工作。2011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成功申报了舍虎村五园新村建设项目、水浇地建设项目、沼气池建设项目、一事一议项目,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扶贫办帮助争取到深圳帮扶资金50万元,帮助农户修建房屋45户、院坝硬化80户,连户路建设2881米,改变了舍虎村村容村貌。目前,这些项目正在紧张的启动中。对于今后你还有些什么打算呢?
周 靖:下一步将按照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利用好河镇乡党委、政府在舍虎建立的这块宣传半夏的牌子,发挥党支部、村委会、科技特派员的作用,不断向县扶贫办争取农业产业化扶贫资金,在本村建立河镇乡半夏种植示范种植基地和优质半夏种球供应基地,以点带面,从而推进全村半夏种植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要立足科技创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引进新技术、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半夏产业化发展,让半夏产业惠及全村百姓,带领全村人民共赴小康美好生活。
郭美红:周靖在自身创业的同时,按照县科技局的要求创立了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他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立足创新科技,开展创优服务,不断引进新技术、创新新模式,提升种植效益,并以自身学识和实践经验服务于全乡的高效农业,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真不愧为新一代大学生“村官”的楷模!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周靖百忙之中接受访谈,我是主持人郭美红,下期再见。


真人游戏|电子游戏|足球篮球|时时э彩| 六合投э注| 网络赚钱去SO娱э乐э城:顶级信用э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