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9-12-7 19: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世纯 于 2022-9-17 14:47 编辑

u=3179102363,1981295131&fm=26&gp=0.jpg
英 诗《 I Died for Beauty 》汉 译《 真 亦 美 》


       艾米莉 · 狄金森(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国传奇诗人。出生于律师家庭。青少年时代生活单调而平静受正规宗教教育。从二十五岁开始弃绝社交,在孤独中埋头写诗三十年,留下诗稿一千七百余首;生前只是发表过七首,其余的都是她死后才出版,并被世人所知,名气极大。狄金森的诗主要写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谊、爱情。诗风凝练婉约、意向清新,描绘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强,极富独创性。

       艾米莉 · 狄金森被视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美国诗人中最著名的佼佼者便是美国文学之父欧文,以及惠特曼和狄金森。她深锁在盒子里的大量创作诗篇是她留给世人的最大礼物。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获得青睐,然而周遭众人对她的不解与误会,却丝毫无法低损她丰富的创作天分。根据统计,艾米莉惊人的创作力为世人留下1800多首诗,包括了定本的1775首与新近发现的25首。






1.   原        文  /  解       读  /  中   译   文







    I Died for Beauty
        余 我 死 于 美                                 —— by Emily_Dickinson ( US / 1830-1886 )

          真   亦   美
                                                               —— 原 著 艾米莉 · 狄金森( 美国 / 1830 -1886 )

                                                               ——解 读 / 翻译  李世纯 - 中国长春 - 2019. 12. 7




I died for Beauty —
but was scarce                      c)
Adjusted
in the Tomb                                           b)
When One who died for Truth, was lain  
In an adjoining Room.


为“ 美 ”,为“ 美 ”,虽然为“ 美 ”,我赴死而去,
在墓里,我初心不改矢志不
即便有他,为“ 真 ”而逝,
即便有他,
为“ 真 ”呀——躺在我隔壁;   



He questioned softly“ Why I failed ”?         
“For Beauty,”I replied —                                   d)
And I — for truththemself are One —         e)
We Brethren, are,”He said —


为什么,为什么,该一败涂地? ”曾轻声质疑,
是‘ ”,是呀,回他一句;
可,可... ... 和那‘ ’... ... ”他说
“ 我们同道且弟
彼此无异 ”;



And so, as Kinsmen, met a Night —

We talked between the Rooms
Until the Moss had reached our lips —

And covered up — our names —

啊 —— 相会之夜呀,我们如亲似眷
啊 —— 如亲似眷呀,我们隔壁长谈,
啊 —— 隔壁长谈呀,苔藓已蔓延唇边,
啊 —— 已蔓延唇边呀,彼此那称号呦——遮掩——遮掩不见——不见 ... ...




u=767457419,1426497358&fm=26&gp=0.jpg




2.    译       注 / 译   后   感



a'.      首先,特别鸣谢:本作主要参考文献 a   本作主要参考文献 b

a.      看似小诗立意并非以华语狭义理解“ 美观、 ... ... ,真理、 ... ... ”词义、属性为主题;原作大写 Truth、Beauty 二字首,似乎非单字汉译中文“ 真、美 ”或更难表达诗人抽象微观主题本意;抑或诗人在百余年前,在惋叹某些人、一时、一地、一阶段相对常态境遇、结局同时,更在前瞻、在憧憬、在呼唤一种全人类、全社会对“ 美 ”,对“ 真 ”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更进步、更科学的文明认知及认同

b.      此处词义可理解为:调节/调整/变更/改动(以便/使 ... ... 适合/适应 ... ...

c.       此处词义可理解为:几乎不/未/没 ... ...

f.       中外互译,对作者、读者、自己,三者,翻译不是演绎,顺达,典雅,应取忠信为首要;翻译永远是请示,不是诠释,永远为作者、读者、自己,在人格、才识、品味三项负全责;中外互译,归根结底,人文互译;一个单词、一个文字,无论中外,其真正含义、生命活力,不仅在专家学者词典、时尚强大线上机翻,不仅在词法、句法、语法,更多体现在实地、实践中语言、语句、语境、篇章字里行间;翻译要完美原意,须同观原作视野,置身原作境地;翻译要完美原意,更要完美传递;原意传递要完美,其载体修辞,修辞差异切换,对接,不可或缺

g.      本作译文尚有无奈数笔,期待更多诗友、译友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u=943055912,2570023188&fm=26&gp=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8 09: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世纯 于 2022-7-9 10:1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