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3-9-26 14: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太原7月21日电(记者刘翔霄)山西社科院历史研究专家孙丽萍说,山西是中国明清宅院保存数量最多、年代最久、质量最好的省份,山西的大宅院从南到北现存几十座,堪称中国民居建筑中的精品。
  “从明王朝的建立,到清朝政权被推翻,山西宅院的建筑时间大体跨越了四五个世纪。”孙丽萍说,辛亥革命前后崇洋之风盛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随之经历了一次大变革,山西老宅院很具有代表性。
  她说,富有的宅院人最早享受了汽车、电灯、电话等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在这些大户人家里,着西装、穿旗袍都是很平常的事。上世纪二十年代太谷曹家人购买的美式汽车、美国制造的马力发电机、进口照相机,以及乔家后人在当时购买的德国产铁皮火炉、英国沙发,都体现出宅院人对现代舒适生活的追求。
  据介绍,祁县乔家后人乔映霞当家时,正值辛亥革命爆发,乔映霞在祁县率先剪去了长辫子,脱去了长马褂,穿上了中山装。由于其追新举动,被当地人称为“洋大少”。清末洋建筑盛行,乔映霞还对乔家的厕所、厨房进行了一些比较科学卫生的改造。
  民国时期,乔家后人乔映奎扩建新院时,将窗户式样大胆革新,注重采光效果,选用了大格子的玻璃窗,窗户上的彩绘开始依照西式建筑改进。窗棂、门楣上的彩绘图案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将冒烟的火车绘制在立栏之间,细节之间体现出乔家人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渴望和追求。
  孙丽萍说,常氏一族办学最为得力,光绪年间创办了学堂,次年易名为常氏中学堂。宅院名人常赞春还在常家一条街上,开设了女子学堂,都属于地方开风气先河的善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