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3-9-24 14: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1日,罗源湾可门港区风平浪静。7日,32万吨级“中海荣华”号超大型干散货轮将靠泊于此,为武钢集团运去近30万吨南非铁矿石。最近几天,驻点罗源湾港区的口岸部门已为这次靠泊做足准备。
    去年以来,武钢集团已累积有350万吨铁矿石从罗源湾卸载,再经由“水水转运”运往企业。
    全国四大钢铁厂之一、地处中部省份的武钢为何选择这里作为跨省转运进口铁矿的主要基地?
    “这里既有30万吨泊位、便利的水陆交通这样的硬件优势,又有优质的通关‘软环境’。”中国五矿集团驻福州办事处主任王卫军解释。作为央企,该集团每年经由福州港区进口的矿产品逾200万吨,其中不少要转运中西部省份。
    通关“软环境”中重要一环,便是福建省检验检疫部门在系统率先试点运行的进口散装矿产品风险管理模式。
    “风险管理,就是根据发货商、收货商的信用、码头的管理能力等因素,对货物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检验检疫方案。”福州检验检疫局海港处副处长黄斌介绍说。对于风险较低的货物,检验检疫部门允许其实施船舶到港的“即停即验,即卸即运”,实现“零等待”、“零滞港”,帮助收货人节省大量的堆存费,并大大缓解码头堆场空间的紧张局面。据介绍,像武钢进口的南非铁矿,实行风险管理后,货物滞港时间节省50%。
    为进一步缩短查验时间,福州局还采取了人员提前到场、工作人员7×24小时待命取样的办法。罗源湾口岸的相关物流企业还引进了先进的机械取样设施,提升铁矿石码头卸货速度达10%。目前,省内第1条具有在线粒度分析的铁矿全自动化取制样系统也正加紧建设。
    此外,根据闽赣检验检疫局签署的《进口大宗资源性矿产品检验监管合作协议》,双方建立进口大宗资源性矿产品检验监管合作等机制。据此,福建局将对江西省经由福建口岸进口的大宗资源性矿产品实行“5+2”全年全天候作业,实现即时查验、优先放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