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希腊土地资源狭小。以下数字来自于1909年出版的《贝德克尔希腊旅行指南》(Baedeker’s Guide to Greece):在希腊的总面积中只有18%是可以耕种的,8%是草地和牧场,9%是林地,其他65%是山地。而在古代可耕地的这一数字还要小。与山区比,希腊低地区产出富饶,人口众多,有近海优势。沿海的低地承载了人口的大部分,人们居住在大型的聚落中,以农、渔、贸谋生。尽管肥沃的土地为数众多,但大多面积狭小,在塞萨利平原只有少数农场可以超过250英亩,平均是12到50英亩。在岛屿上,这一数字只有1或1.5英亩。结果,对可耕地的需求一直比较大。由此也不难解释为何希腊在新石器之前,就已经有了对塞普鲁斯、科西嘉、撒丁岛的殖民。同时希腊没有大河,河流流域较短,夏季很多的河流都干涸了。土地资源不足和缺乏天然灌溉使希腊无法通过单一种植农业满足自身需求,只好通过以下两种措施来弥补种植农业的不足。首先,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在希腊神话故事中,伊利斯的国君奥革阿斯饲养了3,000头牛,但30年都没有打扫过牛厩。于是雇用赫拉克勒斯来打扫,商定酬以十分之一的牛。赫拉克勒斯引山上的急流冲洗牛厩,打扫完毕国王却不守前约,拒不交牛。这虽然是公元前约800年的事情,但却说明当时已经大规模地使用厩肥,灌溉技术也较进步了。Theophratus认为这个故事就是灌溉与利用厩肥的开始(此说略显牵强)。其次,产业间通过渔业、贸易补充农业之不足,农业内通过园林和畜牧补充种植业之不足。渔业方面,爱琴海的海鱼丰富。贸易方面,因陆地险峻难行,使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在原始的航海条件下,已成为地中海东部交通要道。山区虽人烟稀少,但提供了低地地区由于干旱而无法获得的牧场。每年的四月或五月,大群的山羊从低地向高地运动,秋天再从高地返回低地。而橄榄和葡萄的种植自公元前5世纪就已经开始了。以上多种产业的发展弥补了地理条件给农业发展带来的不足。